1 / 14
文档名称:

丰台镇杨涝池村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丰台镇杨涝池村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17/8/6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丰台镇杨涝池村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丰台镇杨涝池村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精神,扎实做好丰台镇杨涝池村精准帮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杨涝池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杨涝池村实际,制定了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杨涝池村位于丰台镇北部,,距泾川县城3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辖路南、路北、庄老、庄前、庄子何、上坳及山前7个村民小组390户1841人。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5户,有44户97口人享受低保。全村耕地4355亩,其中林地2260亩,林果面积1700亩,退耕还林面积870亩。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1个,果品专业合作社1个,电商服务点1个,金融服务网点1处,资金互助合作社1个,村级幼儿园1所,村级标准化卫生所1处,村属地界内有石油资源开采钻井3口。
(一)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杨涝池村人均纯收入1971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283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5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含1台客运车);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县城或乡内临时务工。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杨涝池村设有一个村小学,全村一至三年级在校生28人,学前班10人,四至六年级学生全部送往丰台镇中心小学完成小学教育,并在丰台镇中学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依托村小学建办村幼儿园1所,入园学生达28人。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12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在校大学生11人。
(三)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533人,参合率达到97%;2013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835人,参保率65%。全村60岁以上老人10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是集学****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处于水泥公路路边,为8间面积为160m2的砖混结构建筑,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室等。村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六)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4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平均年龄46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3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双带”的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工作开展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70人,其中有女党员 11人,党员年龄老化。
二、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杨涝池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个别组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少数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民小组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水(污)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家什、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主要林果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调整有一定的难度。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
2、果品产业发展滞后。全村现有果园1700亩,其中丰产园不足300亩,果品质量不高,商品率偏低,其余1400亩幼园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实的不到位。
。养殖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