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国际金融知识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271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金融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260933426 2017/8/6 文件大小:2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金融知识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金融PPT拍照部分总结
不同标价法下的买入和卖出汇率
买入和卖出都是站在报价银行的立场来说的,而不是站在进出口商或寻价银行的角度。
不同标价法下,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位置不同。
在东京外汇市场(日元直接标价,美元为外汇),东京银行美元兑日元汇率报价$1=JP¥,前一数值是买入汇率,后一数值是卖出汇率(拿日元买美元——美元高低判断)
如果是纽约外汇市场(美元间接标价,日元为外汇),花旗银行美元兑日元报价=$JP¥(拿美元买日元——日元高低判断)
远期汇率计算规则表
标价方法
远期差价(或掉期率)的状态
各种状态的含义
远期差价计算方法
直接标价
低/高
外汇升水
即期汇率加升水
高/低
外汇贴水
即期汇率减贴水
间接标价
低/高
外汇贴水
即期汇率加贴水
高/低
外汇升水
即期汇率减升水
中国当前遭遇空前经济压力
国内:三期叠加下的三高两低:高杠杆、高利率、高风险+低增长、低通胀
增长速度换挡期
前期刺激消化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国际:量化宽松退出背景下的宏观政策困境
量化宽松退出,美元升值
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显现
盯住美元下的宏观政策悖论:
放松货币政策,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收紧或中性货币政策,稳增长目标无法实现
四类关键机制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与财改改革)
(汇率、利率、资产价格、商品价格)

(货币、金融、宏观政策)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失衡(失衡调节理论、政策)↔利率、汇率↔国际资金运动↔资产价格、通胀、经济增长、货币金融危机
标价法说明
标价方法是对本币而言,而不是外币。
直接标价法下,元气鼠按“小/大”排列为升水,按“大/小”排列则为贴水;间接标价法下刚好相反,按“小/大”排列为贴水,按“大/小”排列为升水。
无论何种标价方法,当掉期率的状态由小(低)到大(高)排列需要加掉期率;由大(高)到小(低)排列时,需要减去掉期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加掉期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减掉期率,都意味着外汇升水。升水代表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在直接标价法下减掉期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加掉期率,都意味着,外汇贴水,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有效汇率计算实例
例:设2002年为基年,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额为3500亿美元,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额为1900亿美元,嘉定货币篮子中只包括此三国,,,,,计算美国2002年——2004年的名义有效汇率。
第1步:确定货币篮子中加元和日元的权重。
加元权重=3500/(3500+1900)=65%
日元权重=1900/(3500+1900)=35%
第2步:确定基期,计算相对汇率。显然,2002年为基期,基础年份的有效汇率值为100,
第3步:计算有效汇率
EER200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制度与编制原则
记账制度——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外汇流出(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储备资产增加,不明资金流出。
贷方:外汇流入(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储备资产减少,不明资本流入。
编制原则:
居民原则。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计入平衡表经济交易必须是国际经济交易)
计价原则。即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来计价,债务工具按面值计价,货物出口按离岸价计价,进口根据到岸价格按5%的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国际收支的会计平衡与“错误与遗漏”
国际守护自平衡表的会计平衡。在统计上,经常账户(CA)+资本项目(KA)+储备资产(ORI)月应该等于零(会计平衡)。
但由于某种原因,平衡表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给予会计上的需要,当平衡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储备项目余额不为零时,通常人为设置一个用以调整统计误差的项目,即“错误和遗漏”科目。
危机前后的东亚国家国际收支
危机前:固定汇率,资产价格上涨。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逆差,综合差额盈余,积累外汇储备。
未击中:资产价格下跌,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逆差,综合差额逆差,外汇储备流失,汇率暴跌,银行危机,经济危机。
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货币互换
从2008年底至今,人民银行已于航过、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规模为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