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探访俞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访俞源.doc

上传人:一主三仆 2022/9/1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访俞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访俞源
方霞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俞源村的总体布局、建筑组合与细部特征,并指出总体布局、建筑组合与细部特征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该聚落的同持性、独特性和生长性。
关键词:俞源总体布局建筑组合细探访俞源
方霞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俞源村的总体布局、建筑组合与细部特征,并指出总体布局、建筑组合与细部特征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该聚落的同持性、独特性和生长性。
关键词:俞源总体布局建筑组合细部特征聚落形态的特征
隐约在山水之间的村落,无论产生自何时,无论保存的现状怎样,都是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见证,蕴涵着特定的时代气息,记录着人类生活的脚步。村落的演变诠释了村落的设计营造者独到地结合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利用特定的空间概念去构筑人居环境的过程。当我们看到传统村落,被它的景观所感动时,这种感觉决不是单纯地来自时间的流逝和乡愁[1]。
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空间,笔者有幸利用假期实地探访了家乡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古村落:浙江省中部的俞源,初步体会了书中提及的古村落的规划思想、选址特点和空间特点。
俞源位于金华市武义县西南部,明朝初年结合自然环境,依照太极、星象之意向对村落进行改造并成型,一直延续至今,
故称“太极星相村”。全村有民居、宗祠、店铺、庙宇、书馆等古建筑395幢、1072间,。“双溪九陇环而抱,云可耕兮月可钓,……”就是对俞源景观的写照。宋谦、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都与俞源有不解之缘,明翰林院士苏平仲撰写的《俞源皆山楼记》被载入《四库全书》,有关俞源的许多故事被编入《二刻拍案惊奇》和《中国情史》,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积淀与建筑遗存,2003年俞源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共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作为聚落的一种形式,村落最为关键的事项就是总体布局。传统村落大多选择有特点的地形,通过使村落与地形的特点保持一致,将具有特异性状的地势引入其中,充分地发挥出基地的潜在力。传统村落的设计者往往精通地理,他们将自己敏锐的判断与地形取得一致,借助各自所理解的空间概念,赋予聚落某种秩序,创造出卓越的聚落景观。
俞源四面环山,北面有与外界相通的弯曲峡谷,溪流穿村后呈“S”形缓缓北去。村口布置直径320m、占地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案,曲溪从南至北巧分太极二仪,阳鱼古树参天、阴
鱼新禾盖地,两鱼尾嵌进两边山坡。太极图与周围十一道山岗形成天体黄道十二宫的意象;村中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宅院按二十八星宿排列;村中的“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七星状分布,用于防火、抗旱、饮用、辟邪,并把俞氏“装”在北斗七星的都内。总体布局体现了营造者“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太极、星象是中国古代对宇宙现象的一种分析,古人用此预测事物变化,指导生产、生活,在传统村落布局中多有体现。此外,中国古代社会宗族制度盛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建的村落在原始聚落中已有明显表现。正是由于宗族关系在古代礼俗社会中占有重要,所以,村落的布局首先强调的是宗祠的位置。在俞源的布局中,俞氏宗祠的位置也是最为举足轻重的。

总体布局确定后,接着就是使聚落内部以一定的秩序进行建筑组合,这涉及序列组织、区域划分等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