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收错、思错、用错
肖淑华摘要:小学数学练习题出错是学习阶段常常出现的普遍现象,而大多数老师对于错题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长期以来,老师对于错题大部分只是简单的订正、讲解,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对于错误不能有效、深刻地认识,错题再错的可能性收错、思错、用错
肖淑华摘要:小学数学练习题出错是学习阶段常常出现的普遍现象,而大多数老师对于错题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长期以来,老师对于错题大部分只是简单的订正、讲解,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对于错误不能有效、深刻地认识,错题再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整合学生的共性问题,在手里留存备份,以便作为补充的教学资源。根源上看我们的老师缺乏一种“主动应对”错误的新理念和新策略。其实,最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在错题中学习、反思、巩固和提高。只有学生亲身自己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能更好地利用错误,防止错误的再次出现。培养学生对错题的重视态度,不断对错误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防止同类错误,能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时间利用率、对数学作业的认真态度、提高作业准确率,进而保障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独立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利用;教学策略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错题总是错了再错,甚至在测试中一半以上的错误都是平时练习中常常出现的错题。大多数的常见错误需要经历反反复复多次才能真正掌握理解正确的答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建立“尝试——错误——再尝试”的探究型教学模式,而尝试、探究必然会有错误的出现,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畏难和退缩,而应该巧妙地利用错误,避免再犯的同时更好地探索和进步。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等等都处于萌芽和高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数学中的错误是学生最原始思想的暴露,所以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科学的引导,充分利用错题资源进行教学,在错误上“多做些文章”,便可变废为宝,让错误“美丽”起来。
一、收“错”——建立“个性错题集”和“共性错题库”
(一)学生建立“个性错题集”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纠错本,最好是厚本活页的,将平时课上练习、课下作业、单元练习、各种测试的错题中的典型错误整理下来,其中要包含完整的原题目、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与解法,要求学生清晰正确地整理在自己的纠错本上。我们在引导学生建立“个性错题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求学生必须将题目完整、正确地誊抄下来,对于一些试卷、习题页也可以进行剪切、粘贴,在整理过程中要将原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句用重点符号或颜色标注出来;②错题原因是错题集的重点,因为只有对错题建立深刻、准确的认识,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错题,找到错误原因,避免下次在同类问题上发生错误,错误的原因可能有粗心大意、审题不清、题意不明、概念模糊、公式不熟、计算错误、紧张过度、格式错误、书写错误、速度过慢等,老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将错误归因于可控制的、稳定的、主观因素,以便引导学生为下一次作业和测试的完成做好心理铺垫,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性和能动性;③正确思路与解法,这里要在学生的心理建立对于正确思路和解法的认知,对于有一题多解的问题也要写在旁边,这有助于开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教师建立“共性错题库”
我们常常说:你想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