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
测量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测量
体重、温度计、油量表、车速表
自然科学中的测量
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医学、IQ、EQ,etc
社会科学中的测量
偏见、生活质量、同情心、越轨、观念、态度
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第五章
测量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测量
体重、温度计、油量表、车速表
自然科学中的测量
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医学、IQ、EQ,etc
社会科学中的测量
偏见、生活质量、同情心、越轨、观念、态度
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
试回答:
什么是同情心?
什么是偏见?
什么是生活质量?
同情心
(抽象概念)
主动帮助盲人过街
主动给讨饭者钱物
主动向灾区捐款
(具体指标)
测量/操作化
测量的基本理念
测量是科学研究中观察对象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观察活动的一种延展。
测量也是量化研究的基础。没有测量,则无法在类型或数量上区分事务,无法对事物的量值进行统计描述,也无法分析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论中,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和特征
一、什么是测量
(一)测量的概念(课本定义)
依据一定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二)测量的要素
(测量谁)
即测量的对象,也就是研究对象(或分析单位)
(测量什么)
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也就是研究变量)
或者说是研究问题或内容
通常和分析单位及研究内容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怎么测):即用数字或符号表达事物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收入:通过劳动等各种合法手段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利息、股息等各种现金收入。
(如何表示)
即数字或符号,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1)测量使用的数字或符号有的具有数学特征,即可以运算。
如收入、支出、成绩、年龄、时间。
(2)测量所使用的数字或符号有的不具有数学特征,但能够表示等级上的高低、规模上的大小。
如把收入和成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用1,2,3来表示。
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用1,2,3,4来表示。
(3)测量所使用的数字或符号有的本身不具有数学特征,只是表示某种类属的符号。
性别1=男2=女
未婚、已婚、丧偶、离异1,2,3,4.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不同于自然现象测量的地方
与自然现象的测量不同:
第一,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人有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第二,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然而,测量本身也是一种行为和现象,二者相互影响。
第三,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
四、测量层次
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变量也具有类别属性或层次,因而测量也具有不同的层次。
(1)分类要有穷尽性
即所有的个案都必须符合变量全部属性中的某一个。属性要涵盖概念的每一个情况。
(2)分类要有互斥性
个案必须符合且只符合一个属性。
Q8—09:您上的是
1、全日制学校2、非全日制学校
Q3:请问您的婚姻情况是
1、未婚2、已婚
:对称性和传递性
对称性:甲与乙的关系,也就是乙对甲的关系。
传递性:甲与乙同类,乙与丙同类,则甲与丙必定同类。
:等于或不等于(属于或不属于)
1=男,2=女
,是所有测量的基础
(二)定序测量(ordinalscale)
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例子: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
,也能反映现象序列差异
高低、大小、先后、强弱
:大于或小于
(类别上的)对称性,又具(序列上的)不对称性,还具有传递性
(即数字)不能用来计算,只是表示大小的符号!
,取决于测量尺度的取值的划分是否等距。
(三)定距测量(intervalscale)
不仅能将社会现象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他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
如甲的智商120乙的智商110
“0”: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