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电子银行业务及其发展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64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子银行业务及其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yzhlya 2022/9/14 文件大小:1.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子银行业务及其发展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子银行业务及其发展
一、电子银行业务产生背景
商业银行电子化
电子货币
电子商务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转型
(一)商业银行电子化为电子银行业务产生奠定了业务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为电子银行业务产生奠定了应用基础
(三)因电子银行业务及其发展
一、电子银行业务产生背景
商业银行电子化
电子货币
电子商务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转型
(一)商业银行电子化为电子银行业务产生奠定了业务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为电子银行业务产生奠定了应用基础
(三)因特网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是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外部条件
(四)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期间的金融业务转型是电子银行业务产生和发展的内部动因
商业银行电子化
银行电子化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彻底改造银行业传统的作业方式,实现银行业务处理自动化、银行服务电子化、银行管理信息化和银行决策科学化,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金融活动信息的全过程活动。
银行电子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集业务处理、信息管理和经营决策于一体的现代银行信息系统。回顾国内外银行业电子化发展历程,银行电子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银行结算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
2、自助银行服务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
3、网上银行服务阶段。(20世纪90年代----目前)
电子货币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的定义:
电子货币是指在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算支付机制。
所谓“储值”产品,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中(硬件或卡介质)可用来支付的价值,而“预算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点软件和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
作为一种货币形态,电子货币集、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比现金更简便、安全、快捷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电子货币开始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普及应用阶段。随后,这些西方国家还建立了覆盖全国设置连通欧美日的电子金融结算网络,为电子货币的用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撑。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运行状况。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世界市场体系加速扩大,金融和信息全球化的影响更加深远,全球银行业呈现出发展趋势。
网上银行
电话银行
手机银行
自助银行
第二节主要的电子银行业务
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虚拟银行,是指利用互联网/WWW技术,通过建立互联网站点和WEB主页,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
 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业务大致分为三大类:信息、查询和交易。
手机银行
将银行业务中有关客户端使用平台的某些业务结合的产物。
 以银行服务器作为虚拟的金融服务平台,客户利用移动支付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银行建立连接,在银行提供的交互界面上进行操作,完成各种金融交易。
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向客户提供信息查询、更改密码、转账、交费等自助业务。
第三节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
电子银行风险种类
技术风险:主要来自于网络攻击和计算机病毒;
 法律风险:电子银行的立法并不是很完善;
 跨国经营风险:电子银行面临着跨国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
 操作风险:涉及账户的授权使用、风险管理系统、信息交流及电子货币的真假辨别等;
 监管风险:监管内容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