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17/8/7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讲述了近代各国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内容。本课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灭导致的被迫长征以及决定中国共产党生死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在之前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本课的相关内容有良好的掌握和理解,学生更希望能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整个过程和定义。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把握重点内容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结果,意义以及各部分的时间。
掌握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能够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难点:红军长征的过程
【教学方法】
表格教学法
【教学设计】
导入:
我们都知道,伟大的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们在语文里学到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还有印象吗?这里有另一首毛主席作的诗,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对,是红军长征的过程,那么红军长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下。
授课: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原因:我们从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红军长征是非常艰险的,也可以了解到红军长征的时候死了许多人,
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红军要放着好好的根据地不住,而去进行长征吗?之前要求同学们预****有谁能回答一下(提问)?
好的,同学们讲了很多长征的原因,都很有道理,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非常地迅速,国民党因此十分震惊,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就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我们来看一下围剿的情况:
次数
国民党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数
结局
第一次
10万
4万

国民党失败
第二次
20万
3万
3万多
国民党失败
第三次
30万
3万
3万多
国民党失败
第四次
40万
7万
3个师
国民党失败
这四次“围剿”都是红军赢得了胜利,于是,蒋介石非常愤怒,就在1933年10月,调集50万军队进行了第五次“围剿”。原本这次红军也可以胜利突破国民党包围,
(1)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两个人,他们推行了什么主张,导致这次反“围剿”失败?(提问)
对,博古和李德推行了“左”倾错误主张,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因此伤亡惨重,于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原因)
红军长征过程及结果:请同学们阅读P61页到P63页,并阅读图2-74的红军长征路线图(8分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红军长征先后经过了哪些省份?(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宁夏)
在长征路线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四个地方,并说说这红军在这四个地方的时间点,并完成以下的表格
地点
时间
事件
人物
瑞金
1934年10月
开始长征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
遵义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与陕北红军会师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
会宁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