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分析.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8/9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分析
【关键词】肾小球
肾(肾小球)性与非肾(非肾小球)性血尿,有报道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改变,以及采用红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形态、体积改变的方法来进行鉴别诊断[1~4] 。但是,尿中红细胞形态或体积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渗透压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因此,笔者对我院门诊及病房已明确诊断的患者血尿(包括镜检和肉眼血尿)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门诊及病房确诊的肾性(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16例;非肾性(包括各种结石血尿、肾盂肾炎、经期血尿及前列腺疾病等)血尿患者12例。
方法

留取患者日间新鲜血尿测其尿pH值、渗透压,离心前后沉渣红细胞镜检。

尿隐血根据电脑化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的敏感度高于手工方法,选用桂林产优利特―――200型尿液分析仪和中星尿11A试剂带,批号040709,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 结果

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见表1。
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见表2。
表1 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略)

表2 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的改变(略)

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者的比较情况见表3。离心前后尿稳血若以一个加号为界限或标准,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因浸入尿液时间延长,可使稳血加号增多,判定误差增加),离心前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隐血差异无显著性(P>),离心后两者间则差异有显著性(P<)。

表3 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离心前后尿隐血>“+”者的比较(略)

肾性与非肾性血尿pH值及渗透压 pH值均<7,肾性血尿渗透压在180~580mmol/L范围内,均值520mmol/L,非肾性血尿渗透压在210~510mmol/L之间,均值为480mmol/L,两者渗透压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离心前后尿沉渣红细胞镜检(16×40倍) 肾性血尿除2例镜检血尿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外,余者均呈多形性(多棘形、球形、不规则形或影细胞,有1例带芽孢样突起,类似酵母菌出芽,经鉴别为红细胞)。非肾性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