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9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当前主要的四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本章的学****难点在于掌握四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通过学****学****者应掌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括;掌握四种儿童语言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各学****模式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以及主要优点、不足。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概述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
(辨音能力的发展)
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

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二、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
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
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常见错误:①扩充词义:猫---猫、狗、羊等。
②缩小词义:车----自己的玩具车③与词义无关:欢迎----旗帜

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②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语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
(1)对词义的获得:
发展趋势:A、从部分的、个别的语义向掌握全面的语义特张发展
B、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展
(2)对句义的获得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基本上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幼儿不能理解的句子(3-4岁)A被动句:黑色的猴子被粉色的猴子碰了一下。B双重否定句:妈妈不得不把宝宝抱起来。
学前儿童是如何理解一个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子的?一些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采取一定的策略,即找出一定的“诀窍”去理解一些新句子。这些策略是个体从已有的语言和非语言经验中总结概括出一些“规则”去理解和解释听到的新句子。结果,他们有时会较快地理解,当出现理解错误时他们又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原有的“规则”,从而产生新的理解策略。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
①语义策略是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儿童只注意句子中的几个实词,将句子中的几个实词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以组合来理解句子,全然不顾句法结构。例如:相当多的儿童把“用皮球打小狗”理解为“小狗打皮球”,因为他们觉得“小狗打皮球”更符合常理。
②词序策略就是根据句子中词的先后顺序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意思。由于在儿童的经验中,句子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词序,表示动作者——动作——承受者,因此,他们也会****惯于用这种策略去理解被动句。如把“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为“小明碰了小华”。研究发现,词序策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