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深圳龙华UI设计师分享.docx

格式:docx   大小:51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圳龙华UI设计师分享.docx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9 文件大小:5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圳龙华UI设计师分享.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圳龙华UI设计师分享
你们有没有在评审的时候被攻击的体无完肤,有没有在赤裸裸的反问下很羞愧,有没有在和别人撕逼的时候恼羞成怒。好啦,接下去好好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将绝地反击。
这次的话题其实是:设计方法论探索。如果不感兴趣的宝宝们可以先不往下看下去,如果对自己有要求,想学到更多的,请好好读完这篇干货。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是高级到资深级别很重要的一步。之前一直也没讨论过这个话题,因为我觉得设计方法是因人而异也是不尽相同的,然而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方法论说白了就是你的设计流程,它是可以不断循环,并且每一个流程的节点都是可以被找到源头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因为这样才能让你的设计有理有据,在评审的时候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目前可能大部分设计师的设计流程依然还是这样:
龙华新区民治大润发商场8楼846室,肯德基旁乘观光电梯到8楼
说好的用户体验呢?这五个步骤里有一个和用户有关吗,并没有。
有些甚至连2,3都没有。是不是觉这样工作很机械,就像一直在喝没有源头的水,这是死水迟早有一天被喝干或者污染。
所以,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白是在为谁设计,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交互和产品,而是为用户。有两个忌讳的点要注意一下:
,也就是你脑子里所想象的用户。
,来自产品,运营等上游提需求者。
这两者都不是真正的用户,我称他们为橡皮泥用户。因为这部分用户他们的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他们被刻意营造的环境和参杂了主观意识的人捏造成了不同的形态,可能一部分是他原来的自己,另一部分却被改变了,而他原本的样子你已经不能分辨。所以,上图的流程,我们纯粹是在为那部分橡皮泥用户而设计,而真正的用户需求我们却忽略了。
最近1个月做了一次针对之前产品改版的用户体验调研,在整一个流程跟踪下来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促使我整理并寻找到能成为我设计方法论的一些基础。下面我大致将这个方法分为3个阶段(方法论的整体流程其实很早就被提出,但是他并不是死的,就像烹饪一样,步骤的多少,顺序的调换,只要最后的结果是正确可靠的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
龙华新区民治大润发商场8楼846室,肯德基旁乘观光电梯到8楼
下面我用一张图来表示
先介绍一下背景
项目背景:针对上一期司机端大改版迭代的用户体验反馈。
产品背景:物流o2o
接下来,我们逐步去分析:
龙华新区民治大润发商场8楼846室,肯德基旁乘观光电梯到8楼
观察
观察数据:
之前我有提到这次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了解之前改版的反馈情况,去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举个例子:之前大改版中,我们将一个功能的布局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所以我们需要二次跟进去修改。那么我们需要观察用户对新改版后产品的日使用率、任务流程的转化率、流失率还有整体改版的满意度等数据的分析,其中一部分来源是400客服反馈热线收集到的。但使用率或者转化率的高低我们只能判断好坏,并无法判断其原因。
就如同这次改版之后用户流失率非常高,这是为什么,后来根据我们用研报告发现,流失率高不是因为大改版造成的体验问题,而是当时新上了一个业务,将线下原本用来维护新货源推动的地推人员全都去推新业务而导致没有货主发货了!没有货了司机必然就不使用我们的产品了。
龙华新区民治大润发商场8楼846室,肯德基旁乘观光电梯到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