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6
文档名称:

最新全新-韬奋钟声.doc

格式:doc   页数:4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最新全新-韬奋钟声.doc

上传人:文档库 2015/2/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全新-韬奋钟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韬奋钟声
华东政法大学“韬奋”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2001—2011
主编刘晓红
编委会成员:范玉吉黄淑华吴桥
王晓骊钱伟巢立明
秘书: 郑林变卢莹胡超
目录
前言
刘晓红
第九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一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二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三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四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五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六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七届“韬奋”作文大赛
第十八届“韬奋”作文大赛
编后语

前言
韬奋精神与“韬奋”作文大赛
刘晓红
我校“韬奋”作文大赛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度初,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八期了。期间我校不管是招生规模、办学层次、学科发展还是师资建设都有巨大的飞跃,“韬奋”作文从学生的视角见证了我校的发展壮大,也记录了大学生精神风貌在这二十年间的变迁,昭示着华政人的精神和气度,承载着大学生的思想和希望,记录着华政学子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脚印。
以“韬奋”命名我校大学生作文大赛,是为了纪念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新闻出版家和民主战士邹韬奋先生。邹韬奋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我校长宁校区至今还安放着他的胸像。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周刊以及《生活日报》等,始终坚持独立自由的出版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情趣,以“救国救民”为宗旨,谋求社会改造和民主政治。邹韬奋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主张教育救国,认为普及教育是“兴国振民一大要政”,希望通过“立人”的方式,即培养身心健康的国民,从而达到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目的。在负责《生活》周刊期间,他始以“韬奋”为笔名,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前者是深潜渊默的传统君子之风,后者则是为国家前途和民主事业奔走不息的当代斗士之志。他之所以选用这个笔名,意在自勉延志。综其一生,可以说邹韬奋先生矢志不渝,追求民主政治和国家独立,忠实地履践了自己的诺言。面对强权威胁,他坚持:“头可杀而我的良心主张,我的***,我的编辑主权,是断然不受任何方面任何个人所屈服。”(《没有气骨的人不配主持有价值的刊物》)朱德同志曾称他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
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韬奋”精神依然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邹韬奋先生对青年寄予了振兴国家的重望:“拯救之人,非吾青年而谁!拯救之方,非吾青年之奋斗精神而何耶!”(《青年奋斗之精神与国家前途之希望》)他提倡年轻人“要为社会大众的福利而活动,不要为自己的私图而活动”
(《新闻记者获得的正确动机》)突破个人私利,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需的个体精神。从“三鹿”奶粉案到“小悦悦”事件,从药家鑫***案到公务员殴父事件,这些道德滑坡带来的社会乱象,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除了教会学生“适者生存”的竞争原则和谋生技巧外,是否应该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立人”、“育人”?我们用“韬奋”来命名这一作文大赛,其用意也就在于借助“韬奋”精神激励同学们写真实之文、做正直之人。
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写作能力是个体素质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虽然写作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是我们不应把写作仅仅看作个人情感的宣泄工具,更应看作思想沉淀和精神升华的载体。潜心的写作可以引导我们如何在电脑和网络之外寻找到内心深处的感动,如何在嘈杂和浮华之外寻找到一片宁静的思想之源。徒有华丽外表的文章只是文字的堆积和炫耀,只有那些具有自我反思之勇气的文章才是有灵魂的,只有那些与时代同步、为大众呐喊的文章才是有力量的,也才称得上是有价值的好文章。在历届“韬奋”作文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青年学生,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了自己的思想火花,也描绘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他们的文笔也许有稚嫩之处,他们的思想也许有偏颇之失,但他们对自我的审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热切追求,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教育之道,以人为本。“韬奋”作文大赛不仅是对大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察,而且也提供了他们反思自我、超越庸常的平台。在世风功利、人心浮躁的大环境下,坚持把“韬奋”作文大赛办下去可能并不容易,但是正如韬奋先生所说:“不为势利所诱,不为外界所迫,强毅坚忍,聚精会神”,我们亦愿勇而为之。
第九届“韬奋”作文大赛
题目:材料作文
“请客上医院,做个‘豪华’体检”
原“请客”之道,实盼移风易俗,以真情实意待客,以磊落光明处世,方可继民族复兴之伟业!
——0122班张沁
第九届“韬奋”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张沁 0122班
周琼 0129班
二等奖
骆珍 9917班
朱锋杰 0101班
周奕 0122班
王霖玉 0121班
诸俭 0103班
张庆普 0114班
李涛 0122班
郁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