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赤壁赋》PPT.pptx

格式:pptx   大小:1,156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赤壁赋》PPT.ppt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8/11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赤壁赋》PPT.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赤壁赋
课时一
1、掌握本文所涉的音形义(通假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2、感受文本所表现的画面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3、背诵课文。
1、情境导入。
2、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赋。
3、听读课文正字音、疏通文意。
4、音形义总结。
5、本课重点为文章中出现的文言音形义常识,故而课件设计疏通文意时突出音形义,不涉及文本探究,以使目标明确,最后加以总结并辅以相应练****力争使学生在课堂之上就已完全掌握。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曾经的庙堂才子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用多彩的篇章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儒佛道思想在其身上有体现。
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
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1、关于作者
苏东坡简介视频
/ppt/?=55da7c72af508f0099b1c794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2、写作背景
3、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结合书下注释理清文意。
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shī
zhào
shuò
niǎo
qiáo
hè
piān
lí
páo
qiǎo
fúyóu
liáo
zàng
zhúlú
jí
jīng
ji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吟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的诗句。
既望:农历十六日。既,过了。
泛:飘浮。兴:起。
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游(状语后置)
属(zhǔ):通“嘱”,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