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一群“松鼠”的梦想.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群“松鼠”的梦想.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2/9/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群“松鼠”的梦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一群“松鼠”的梦想 】是由【小泥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群“松鼠”的梦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群“松鼠”的梦想
乐天舒一个年轻的科学知识普及团队,他们的***和梦想光芒四射,但仅凭理想能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吗?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民间科普爱好者开办的网站,创办者是姬十三,复旦神经生物学博士后,他是“理工生里比较文艺的一个”,为《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写科普类的稿子,因为他写的稿子既严谨又有趣,所以读者缘很好。长时间的“单打独斗”,姬十三有些厌倦,2008年,他做起了“科学松鼠会”这个“大事业”。
由于松鼠会的博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草根,“博”的门槛很高,专业的人写专业的事,因此,它从一开始,就像一个出版社或者杂志社,而不同于一般的博客。许多人不解地问:这个专业化+出版的联姻能走多远?
传播科普的平台
4月3日下午,中国科技会堂的演播厅正在放映一部纪录片。这部由美国Discovery频道制作的《生态之城系列》,旨在警示未来的城市交通。可以容纳236个人的观众席爆满。每一个座位都得提前预约才能得到。
这个活动的消息发布在松鼠会的网站上,短短一天报名已满。人们争夺的并不是电影本身。在那个下午,电影只播放40分钟,而余下的将近3个小时的讨论会,才是人们争相报名的理由。有些人准备向专家们提问,有些人只是为了聆听别人的看法。当然,还有许多人,专程前来只是为了看一眼现实生活中的那群“松鼠”。
科学松鼠会一直努力向大众传播科学常识,凭着非凡的网络人气和以科学专业见长的知识普及,这个团体吸引了众多对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
早在2009年10月,科学松鼠会以一场盛大的“科学嘉年华”把自己推向舆论的巅峰。他们得到所有人的盛赞,尤其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他们推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极力秉持着专业科学精神和幽默八卦的文风。
如今,松鼠会的正式成员共有100位左右,遍布全球各地,国内占2/3,国外占1/3。其中有来自国内外各院校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媒体的记者、编辑,还有教师,公司白领等,共同的特征就是懂科学,能写会画。100个会员松鼠,相当于100个不同领域的科学作家。《新京报》新知周刊的编辑徐来说:“这是一个收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事情,发表一篇文章稿费也不高,但他们做,是真喜欢,觉得有知识分享的乐趣。”
但自从2008年创办以来,这个团体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的公益状态──团体本身没有任何收入,全凭几个松鼠辛勤劳作,却没有任何报酬。一开始,他们的口号就是“让科学流行起来”。他们将科学比喻成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而他们自己则是剥开坚果的松鼠,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奉献给大众。可是,松鼠自己也要活下去,他们的果仁在哪里?
很少有人知道松鼠会靠什么生存,或者,他们到底能生存多久?
这一切都得靠姬十三来解决。
没有模式的公司
随着松鼠会展开一些线下活动,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以业余的姿态,来支撑起整个团体的工作。事情很多,但却没有报酬。唯一的可能性,是将松鼠会变成一个公益性的非营利机构(NGO)。这样,也许有机会去向一些机构申请经费。
但在中国,注册一个NGO会遇到许多法律上的瓶颈。他们必须得找到一家挂靠单位,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政府关系,或者烦琐的程序手续。“何况公益圈并不是很认可我们。”姬十三说。
科普算不算公益?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传统公益圈的人认为,只有那些帮助弱势群体的团体,才具有公益性质。姬十三常常被人问到:“你们在帮助谁?”他回答说:“我们在帮助城市青年人提高科学素养。”“你们是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对方说。
最后只剩下一种方法就是去注册一家公司,尽管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松鼠会本身并没有任何赢利的打算。在中国,这种迂回曲折的途径,是许多草根NGO的选择。大多数原本试图注册NGO的组织,最后都以工商注册公司的名义生存。
2009年1月,经过松鼠会几个核心人物的讨论,他们在北京正式注册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三个月后,姬十三辞去先前的工作,专职成为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他要带领这群松鼠挣钱了,尽管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松鼠会打下经济基础,不过这仍然招来一部分人的质疑。
一些人认为,他们眼中纯洁的公益团体是不会染上商业的气息。但另一些人表示,现实生存只会导致松鼠会最终土崩瓦解──他们必须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商业也许不是最好,但却可行。
股东内部的争论也从未停止。更偏向于商业化的人认为,公司应该利用松鼠会的品牌,去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多。比如一些出版社希望在某本书的封面打上“科学松鼠会推荐”的标志,为此他们可以支付报酬。但另一些股东则认为,这种方式无疑会损害松鼠会的公信力,那将得不偿失。姬十三谨慎地平衡这一切。
一个以商业利润为目标的公司,和一个试图以公益性质存在的团体,如今交织在一起。在大量的决策面前,姬十三不得不同时考虑两者的根本利益冲突。
两张名片两张面孔
公司成立一年后,姬十三的队伍扩大了好几倍。目前还在不停地招人。他说,相对于资金,人才缺乏更是他们的软肋。
他需要更多既懂科学,又懂管理,最好还能当个编辑,搞点活动的松鼠。更多的员工,意味着更多的开销。以目前的规模来看,一群松鼠文化传播公司每个月将近10万元的成本。但外界似乎仍然看不清,这个公司到底以什么在赚钱?它能坚持多久?
公司目前靠一些零散的项目生存。比如帮电视台策划一个节目或是帮政府的一个科学项目,或和一些大型企业合作,尽量挑选和科学有关的合作。
但姬十三的一些朋友仍然很担心。这种忧虑来自两方面,他们害怕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最后因为经济而死掉,但同时,他们也担忧他在商业上走得过于偏远。对于身在其中的姬十三来说,他正努力打消这些疑虑。
他有两张名片。一张写着科学松鼠会,上面是姬十三这个名字。而另一张,有文化传播公司的全称,他留下的名字是嵇晓华,他的真名。这是他给未来准备的两张面孔。
姬十三决定把科学松鼠会和文化传播公司完全分开。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又得回到一年前他尝试的途径,他要从法律上把科学松鼠会变成一个真正的NGO。他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在上海注册。如果成功,那意味着姬十三的团队,将一部分人搞商业,一部分人搞公益。今后,他们将可以从商业公司赚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支持松鼠会,作为基础运营的费用。同时,松鼠会作为一个合法的NGO,也终于有机会自己去寻找基金会的支持。“我希望两边都能大起来。”
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以商业反哺公益的模式,并不新鲜,但这可能更需要一个拥有坚强性格的人。2009年,《南方人物周刊》评选“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科学松鼠会”获得了团体奖。在颁奖台上,姬十三坦言:“当年靠的是***和理想,但一年以后发现仅凭***是不行的,没有办法再维持这样一个事情。”
面对“赚钱才是硬道理”的提问,姬十三表示,也不是没有商家来找过,但他很谨慎,因为不想让商业化过多侵蚀公益,他还在“寻找一个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
对于被质疑的商业模式,姬十三说,“所有人都在担心我们的商业模式,但我始终很乐观,觉得能维持”。姬十三说他们现在正做书,举办大型活动可以找企业赞助,未来跟一些公司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此外与电视台的合作也正在洽谈中。姬十三希望松鼠会能成为独立的内容提供商,制作短小的科普短片播放。如果资金足够充裕的话,他希望能够举办大型的讲座、论坛,包装明星科普作家,引进国外优秀的科学图书。
最近,网上有一篇“一群松鼠:中国式网站创业新模式”的文章。内容是:“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拓图书出版、媒体协作、线下活动、品牌合作等方面业务。科学松鼠会网站通过传播有价值的内容起家,进而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的社区,并建立了在线内容和线下内容出版的模式。这两个项目的尝试,都值得许多网站借鉴。”
当我们还在为“科学松鼠会”商业模式苦思冥想的时候,这篇文章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什么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没有定式,或许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
2/view-35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