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一路歌声一路情.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路歌声一路情.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9/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路歌声一路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一路歌声一路情 】是由【学习好资料】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路歌声一路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路歌声一路情
珊珊3年来,乌克兰合唱指挥家维多丽娅,先后训练中国学生举行了数十场国际合唱音乐会,一步一步将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2011年的年末,整个繁华的广州城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而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漂亮专家今年过得格外开心,这已是她来中国度过的第三个中国年了,3年里,她不仅热爱上了中国这个曾经十分陌生的国度,还在中国安下了自己的家。不久前,她因为对中国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11年广州“羊城友谊奖”。
她就是广州第16届亚运会组织委员会庆典与文化活动部的特聘专家和2010年亚洲残运会秘书处特聘专家,同时也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特聘合唱指挥专家教授维多丽娅(VakulishynaVictoria)博士。
自2008年3月随海归丈夫来到中国以来,她先后训练中国学生举行了数十场国际合唱音乐会。从一个远渡重洋的异乡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振臂呐喊者,不由让我们充满敬意。
中国“军团”的洋教练
2010年7月,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正在中国绍兴如火如荼地举行。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480支合唱团队汇聚一堂,使得此次合唱比赛成为历届大赛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比赛中,一位年轻的洋教练引起了大家关注――她所带领的胜利女子合唱团,在女声室内合唱、现代音乐合唱和民歌合唱3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一个金奖,两个银奖,成为本次比赛的最大赢家。她就是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维多丽娅博士。
比赛的资深评委在座谈中这样评说维多丽娅博士所带领的乐队:通常一个合唱团队,为准备世界合唱比赛一个项目的4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需要一至两年或更长时间,而这次中国的胜利女子合唱团,仅以同一组合唱队员,参加了3个项目的比赛,她们需要准备12首不同国家、民族、语言、地域方言、风格、时期的作品,并且她们的每首作品都有从4至8个声部相当高难度的合唱技巧,她们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可想而知的。
当现场记者求证维多丽娅博士时,维多丽娅博士的回答使大家吃了一惊:她自2010年1月寒假开始翻阅大量中外合唱作品资料,并挑选了12首不同民族、语言、风格的作品,于次年3月着手组建合唱队。
准备时间的短促并没有影响到节目的质量,恰恰相反,维多丽娅和学生们干劲十足,效率非常高。短短4个月,维多丽娅利用周末和平日的空闲时间,一周组织4次排练,孩子生病、丈夫出差等种种私事都没有影响排练的进度;期间,她努力收集并观摩了大量的中国民歌合唱作品,与同学们一起把一字一句都反复推敲,力求完美。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12首优秀的作品和沉甸甸的荣誉。
专家们还高度赞扬维多丽娅博士作为一名不同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外籍合唱指挥,对中国民歌深刻的理解――由一个洋教练带领的中国合唱队,却在诠释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歌组”项目中获得了金奖,这在合唱竞赛的历史上,还是一个特例。
笔者还了解到,在准备参赛期间,维多丽娅在星海音乐学院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从研究生的《合唱指挥法》,作曲系的《合唱编写》到全院本科生的《合唱》、《重唱》课,她堂堂课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在学生的眼里,课堂上的她是一名良师,一言一行,无不饱含鼓励而非责备;生活中的她是一位益友,大家的喜怒哀乐都愿意与她共享。
不解中国缘
从小,维多丽娅就对深邃神秘的中国文化满怀憧憬。而这种憧憬,也使她冥冥中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我非常热爱中国,从小就对东方中国的神秘存一种莫名的向往,在我撰写博士论文时,来中国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国的合唱艺术资料,使我大开眼界,中国合唱艺术的精湛技术含量和作品风格繁多的艺术形式,改变了我事业发展的定位,我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来中国!”
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她得到了中国著名合唱指挥艺术家杨鸿年先生和中国著名近现代音乐史学家汪毓和先生的指导和帮助。维多丽娅回忆说:“我与他们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我拜读了许多他们的著作,我收藏了所有能在书店里买得到的他们的书籍、乐谱。是他们的理论思想和学术见解使我了解了中国丰厚的音乐艺术史和发展中的中国合唱艺术。”
2008年3月,怀着对中国――这一片古老神秘的土地的向往,维多丽娅随海归的丈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初到中国时,她多少有些背井离乡的寂寞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度,将中国当做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维多丽娅告诉我们:“感谢上帝带给我一位中国丈夫,使我更近距离地了解东方、了解中国。”
2010年7月21日,受上海世博会乌克兰国家馆之邀,维多丽娅博士与她的胜利女子合唱团在乌克兰馆举行了专场表演。当时,她们表演的大多数是不同风格的中国合唱作品。“虽然我们是应乌克兰馆之邀,实际上我们所表演的大部分是中国作品,我自己也不明白,我是在为乌克兰文化‘摇旗’还是在为中国文化‘呐喊’。”维多丽娅这样说。
广州亚运会的“国际志愿者”
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组委会中,维多丽娅是一位身份特殊的专家。她不仅为亚运和亚残运会文化活动出谋划策,同时也为亚组委外联部NOC团队的翻译工作四处奔走。
在亚运赛事的报名阶段,大量的工作需要与各国参赛团队直接联系,而亚组委中能用俄语与外宾沟通的工作人员非常缺乏――为此,亚组委人力资源部决定将维多丽娅调到外联部NOC团队。考虑到部门工作的繁忙,亚组委专门出函星海音乐学院,商议维多丽娅在亚运赛事期间全职为亚组委工作。但维多丽娅首先考虑的是,不能耽误学生的正常学****她主动与学生们沟通,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她决定利用周末及每天中午吃饭、休息和晚上有空的时间为学生们上课。这样,维多丽娅仅有的休息和家庭生活时间全部奉献在了工作上,亚组委的同事、星海音乐学院的师生,说起这些,都带着深深的感动。
从运动员进人亚运村开始,各国运动员、相关的志愿者、亚运会运动员运输团队、机场问讯处和亚运会指定医疗机构……大家都知道在广州亚组委有一位漂亮的“国际志愿者”。她亲和的微笑给每一位她接待的外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广州亚组委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
在“亚洲音乐会”筹备期间,为帮助亚组委庆典与大型文化部的工作人员用英语与远在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音乐会总策划人沟通,维多丽娅常常在凌晨两三点钟还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她的嗓音―直是嘶哑的。
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终于顺利开赛了,但对于维多丽娅来说,她繁忙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按组委会要求,维多丽娅迁入亚运村居住,承担起繁忙的运动员、教练员注册接待和中、俄、英语的翻译工作。一次凌晨,电话铃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维多丽娅,某国的一名运动员因比赛失意,酗酒受伤,被值班的志愿者发现并立刻拨打了维多丽娅的电话。当维多丽娅赶到现场时,立刻意识到该事件的不同寻常。她立刻安排车辆,在媒体还没有赶来之前将伤者送往医院。
那段时间,维多丽娅每天都夜以继日地奔忙。好几次,刚完成繁重的接待工作的她一躺下,电话铃又响了:亚运会指定医疗机构来电道,有外国运动员求诊,急需翻译。遇到这种情况,维多丽娅每一次都会毫不犹豫奔向医院,一起起突发事件、负面赛事花絮都在维多丽娅辛勤的工作和温暖的笑容中得到了化解。
长期快节奏的生活,维多丽娅并没有在工作中显出疲惫和压力,她高效而亲和的工作态度,让她的同事和她接待的外宾们竖起了大拇指。
维多丽娅在广州亚组委出色的工作与她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不仅得到了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的嘉奖,也得到了10个亚奥成员国的高度书面评价。不久,她以高票成为2011年广州“羊城友谊奖”得主。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我爱我的事业,我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我的每一项工作,以不断促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带动专业环境的发展为责任;我爱我的亲人和朋友,我努力创造成绩、获得荣誉,他们以我为荣是给我最大的信心和鼓励,也是我最大的满足;我爱我的第二故乡‘中国’,是这片土地成就了我的事业,承载了我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感恩和报答我所得到的一切,为了争取能站在下一个更宽大的舞台上接受颁奖,我会更加努力。”这是维多丽娅在接受2011年广州“羊城友谊奖”时带着激动与幸福发表的感言。
涓涓细流都是爱。3年来,凭借手中一根小小的指挥棒和对中国的一片丹心,维多利娅一步一步将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为中国文化摇旗呐喊。未来,她手中的指挥棒,必将引领更多的中国的年轻一代前进,嘹亮的歌声必将传向更大的世界,感染更多的人。
3163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