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十二贾氏 2022/9/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 】是由【十二贾氏】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辉摘要:中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支持却与其贡献极不相称。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因此,探究中小企业为何难以获得贷款支持并且找到解决途径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剖析和在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以助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64-02
引言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极有必要探讨新形势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以增强中国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国内国际的竞争。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何处,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在中国,由于受市场狭小、盈利有限、难以负担高额债务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大都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来支撑正常的生产经营和规模扩张。尽管内部融资是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虽然内源性融资可以为企业带来种种发展优势,但中国企业仍缺乏寻求内源性资金的热情。第二,当前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被相对沉重的税赋负担所削弱。第三,中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例严重失衡且比例普遍偏高。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中国的中小企业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内部留存收益,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银行贷款占40%左右,而公司债券和股权融资比例却很低。
。第一,中小企业上市门槛过高。中国的《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于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规定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被排斥在上市融资这道门槛之外。第二,国家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相比于美国、日本等一些场外市场非常活跃的国家,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却对场外交易市场缺乏足够力度的法律监管和政策指导。第三,债券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进程远远比不上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诸如发行债券准入门槛高、债券融资成本高、债券市场监管混乱、债券发行种类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融资渠道融得所需资金。第四,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财务信息不全面、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和其他复杂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中小企业要充分了解现在可供利用的投融资渠道,掌握各种融资工具及其相应的融资程序,在现有的环境下谋求企业资金的最大支持。
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优化融资结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企业自身,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外界机构如何帮助,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所以说首先要树立内源融资的价值观,认识到内源融资的重要意义。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的企业,单凭外部融资就能获得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产权明晰是企业形成自我积累能力、成为市场真正主体的关键。因此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多元化进程;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
。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在企业内部提倡“信用文化”和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企业家的信用品质;引进和培养信用评级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信守合同,依法纳税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中国应尽快制定适宜中小企业的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信守合同,依法纳税,使财务报表能真实地反映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确保各项债务如期偿还。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建立起以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尽快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
。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此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作为全球范围内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发挥了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优势,通过集群内企业和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提高了集群内组织的生产力,而且增强了产业的竞争能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广泛深入的积极影响。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发挥竞争优势、成长优势、创新优势,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对融资困境有缓解的功效。
三、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发展中小银行尤其是非国有的中小银行,既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又能够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实现金融领域的多元化竞争。中小商业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其运营成本比较低,效率比较高;在克服信息不对称上有优势;在业务专业化、管理和组织制度方面要优于大银行;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更接近于中小企业,更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国应积极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主要是中小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经营群体。这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金融业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
。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是创新型企业高速成长的摇篮。在中国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吸收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海外资本、社会游资及政府投资,专门投资于规模虽小却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生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化信息化含量,促进中小企业升级换代。还可建立风险资本协会,以便于更好地提供风险投资服务。要发展风险投资,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出台一些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风险投资撤出渠道。
。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直接融资渠道,只能是靠举债融资,而过度举债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制约着企业再融资能力,从而也就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是中国各级部门应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目前中小企业板的上市条件和主板的上市条件完全一致,没有体现出对中小企业的倾斜,但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以及深交所定位的进一步清晰,中小企业板的上市门槛有望大大降低。(2)境外上市融资。因此境外上市尽管也是融资的渠道之一,但是考虑到后续成本问题,对于那些内部管理规范、业务全球化的中小企业可能更加适合。(3)中国目前已建立了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也在2006年的3月份首次在中关村实行。三板市场的目标就是要弥补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不能充分有效配置民间资本的不足,把最大限度激发民间资本的增值能力和促进企业股权流动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无法进入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的情况下,尽快发展三板市场,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三板市场,流向民营企业,也是促进资金供求平衡的有效办法。(4)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允许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提供中小企业更多的融资方式。企业债券是一种规范化的合约,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程序有严格地规定,企业发行债权一方面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另一方面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因而约束力较强。在中国银行渐进的改革中,上市公司应更多的考虑企业债券这种国外盛行的融资方式,以增强债务融资对公司的治理效应。
。逐步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推行“关系型贷款”。中小企业之中也有不少风险小、盈利性好的企业,只要银行等金融机构能识别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符合其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有新的业务和利润来源。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业和稳步发展典当业。与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相结合,积极培育、发展适应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的区域性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
。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将其着眼点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中国迫切需要用法律形式规范政府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主体的责任范围、权利义务、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明确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2][J].财会通讯,2011,(1):13-14.
[3][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责任编辑陈丹丹]
232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