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应用新奥法的几个问题..pdf

格式:pdf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用新奥法的几个问题..pdf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5/2/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用新奥法的几个问题..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Ξ
1997 年 3 月铁道工程学报 M arch 1997
第 1 期(总 53) JOU RNAL O F RA IL WA Y EN G IN EER IN G SOC IET Y N o. 1 (Ser. 53)
Ξ
应用新奥法的几个问题
王守仁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
提要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隧道工程的实践和学****的重要著作, 对正确贯彻新奥法提出自己
的见解, 对隧道工作者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新奥法隧道工程应用
新奥法(NA TM ) 自五十年代创立以来, 在世界各国已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对NA TM 的争
论从未间断过, 最近在《世界隧道》(1995. 5) 发表的 Kovar《新奥法是否存在i ?——新奥法的错
误原理》及 H elm ut L ieb sch 对上述一文的评论〔2〕, 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讨论, 铁科院西南分院阳
友奎发表的《新奥法原理及其支护理论的再认识》〔3〕等文章, 都对NA TM 原理进行了有益的讨
论, 我们可从中认识很多问题, 进而指导我们的施工, 避免错误的发生。
笔者也是NA TM 的鼓吹者和推广者, 但经过实践和反复思考之后, 也觉得NA TM 原理本
身确有一些难以界定的问题。用于设计、施工尚不具体, 灵活性大, 可操作性差, 一般工程技术
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在理解和研究方面也有一些误区, 因此, 很有必要开展讨论。由于NA TM
涉及领域很广, 限于水平, 难免有失偏颇, 愿同行们争论、指正。
1 NA TM 的推广在我国隧道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早在六十年代NA TM 被介绍到我国,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至今, 可以说
在所有重点难点的地下工程中都离不开NA TM 。用NA TM 指导施工的工程实例不胜枚举。例
如, 烂洞子: 大秦线军都山隧道的黄土浅埋段和洞内泥石流、大瑶山隧道的 9# 断层, 京九线的
歧岭隧道, 宝中线大寨岭隧道⋯⋯。长隧道: 大瑶山隧道, 米花岭隧道。大断面隧道: 二滩电站
的导流洞最大面积 600 m 2 以上, 太平驿电站的调压井, 直径达 28. 6 m。特殊地质隧道: 南昆线
家竹箐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城市地下工程: 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西单地铁车站、国家计
委停车场。许许多多重点难点地下工程的建成带动了我国整个地下工程的发展。
NA TM 能够迅速推广, 并取得成就与下列因素有关:
本文收稿日期 1997—01—18 王守仁高级工程师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科研所成都邮码: 610032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 期应用新奥法的几个问题 501
(1)NA TM 的思想深入人心, 广泛的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铁路、冶金、水电、煤炭、人防各部门宣传和试验工作均声势浩大。中科院岩土所专门请米勒
(M u ller. L ) 教授来华讲学, 对宣传和理解NA TM 起了重要作用。
(2) 支护手段的进步, 从六十年代的喷锚到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
格棚支架、型钢支架、地表锚杆加固、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