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孔子名言名句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名言名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1
孔子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与挚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行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则匆惮改。
22、士不行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名言名句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道废,有仁义;才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毅。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毅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天下神器,不行为也,不行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孔子名言名句3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行求,从吾所好。
,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行夺也。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小人骄而不泰。
(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行其义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小人同而不和。
,群而不党。
,小人比而不周。
,小人常戚戚。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多怨。
,又何怨。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不善如探汤。
,嘉善而矜不能。
,不足为士矣!
,无以立。
,匆施于人。
,己欲达而达人。
,则远怨矣。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执事敬,与人忠。
,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是谓过矣!
,则匆惮改。
,不二过。
,匹夫不行夺志也!
,必有近忧。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孔子名言名句4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有挚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行以语上也。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1、名不正,则言不顺。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3、割鸡焉用牛刀?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8、道不同,不相为谋。
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2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9、说明: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行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慧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3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