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2009-2020)
(送审稿)
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
崇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二〇〇九年三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期限 2
(一)规划范围 2
(二)规划依据 3
(三)规划期限 3
三、发展现状 3
(一)发展基础 5
1、产业发展情况 5
2、招商引资情况 6
3、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7
4、土地利用情况 7
5、企业入驻情况 8
(二)发展优势 9
1、区位交通优势 9
2、产业优势 11
3、政策优势 11
(三)面临挑战 12
(四)组织机构 12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1、产业集聚发展原则 15
2、土地集约利用原则 15
3、合理布局原则 16
4、开放合作原则 16
5、可持续发展原则 17
五、产业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 17
(一)产业定位 17
(二)发展目标 18
1、近期目标(2009年-2010年) 18
2、中期目标(2011年-2015年) 19
3、远期目标(2016年-2020年) 19
(三)空间布局 20
1、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20
2、配套服务设施布局 23
六、发展重点 25
(一)加快培育制鞋业集群 26
1、发挥企业间网络组织作用 26
2、完善制鞋产业链 27
3、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7
(二)大力培育家具业集群 28
1、实施家具品牌发展战略 29
2、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9
3、完善家具配套服务体系 30
(三)积极培育新型材料轻工业产业集群 31
1、坚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导向 31
2、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31
(四)支撑项目 31
七、保障措施 33
(一)加强组织领导 33
(二)集聚发展要素 34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6
(四)制定扶持政策 36
(五)推进服务能力建设 37
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2009-2020
(送审稿)
一、前言
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于2005年正式启动建设,经过三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制鞋、家具、新型材料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轻型工业园区,园区工业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崇州市是“”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必须尽快推进恢复经济发展、妥善安置广大灾区群众等灾后重建工作。要依托现有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确保灾民有收入来源、生活保障和就业出路,为灾后重建提供质充足的生产生活物资,为搬迁重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确保灾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是推动崇州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动力,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是崇州市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发展空间充足,承担着促进灾后经济重建、安置灾民就业的重任。
并且,成都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成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试验区的设立,标志着成都市拥有了更灵活的改革试验权和政策自主权,成都市可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这为开发区充分挖掘利用政策优势,以试验先驱的姿态去推动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最佳机遇。
在此背景下,将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加速崇州市灾后重建步伐,确保灾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实现区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现拟将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更名为“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申列省级经济开发区。
二、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期限
(一)规划范围
,北抵成温邛高速公路,南至泗维大道,东到黑石河,西以世纪大道为界。,远期展望到30KM2。
专栏1 开发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二)规划依据
1、《四川省开发区管理条例》
2、《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发展的试行意见》(成府发[2008]13)
3、《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
4、《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5、《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7、《崇州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8、《崇州市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2009-2020年
近期:2009-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三、发展现状
崇州市位于成都市的西部,处于“成-温-邛发展走廊”的关键地段,是成都市“大城西战略”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