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

1 总则
为了适应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的需要, 统一分析计算及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正确反映已成防洪工程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作用,特制定本规范。
注:本规范除特指外,“已成防洪工程”指已经投入运行的单项防洪工程(堤防、蓄滞洪区、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或一个流域(地区)由各类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已成防洪工程某洪水年或一段时期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分析计算及评价。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应根据本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内实际发生的洪水和实际投入的费用进行。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必须十分重视基本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综合分析和合理性检查。引用调查、搜集的社会经济资料时,应分析其历史背景,并根据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换算。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采用实际发生年法,按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实际的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
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因兴建防洪工程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效益亦应进行分析计算。
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应在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见附录A。
有本防洪工程的实际直接洪灾损失,应只计入本工程保护范围内那些确因堤防决口、计划分洪或无堤地区因洪水位超过地面高程所造成的淹没损失。直接洪灾损失的实物指标应根据洪水发生年的实际洪水情况调查分析确定;对过去发生的洪灾损失应逐年根据洪灾统计资料,参照水文资料进行核实后确定。当年洪灾的报灾资料,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表格,在对主要受灾地区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如实填报,。
直接洪灾损失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1 如具有实际洪灾损失实物量数据,将其乘以计算标准年相应实物的单价求得;
2 如仅有洪灾淹没农田亩数或受灾人口数,将其乘以计算标准年价格水平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农村可采用亩均指标(元/亩)表示,城镇可采用人均指标(元/人)表示。
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直接洪灾损失,应首先通过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洪水还原分析计算,将已受到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实测水文数据,还原到无本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水文数据,据以分析确定各致灾洪水年洪水淹没范围,调查计算各致灾洪水年的淹没损失。当洪水淹没范围大,普查洪灾损失工作量很大时,直接洪灾损失可以采用各致灾洪水年淹没耕地或人口数,乘以对应年份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不同淹没区不同情况下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应根据淹没水深、淹没历时、转移条件等因素分析确定。
确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耕地和受淹人口数,应结合本工程保护范围内河段堤防标准及被保护地区重要性,按有计划分洪的原则,先运用低标准堤段和洪灾损失小的地区计算。洪水还原计算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