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珠江医院??报告
日期: 年月日
南方医科大学
珠江医院麻醉科徐世元
压力与容量性指标
监测及目标导向性治疗
问题的由来与困惑
病人处于何种容量负荷状态?
监测手段?指标?
需要量如何计算?
采取何种策略:种类?比例?量?速度?
根据什么依据判断治疗效果?
治疗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如何?
问题的由来与困惑
误解一:使用压力监测参数指导容量治疗
误解二:生理盐水、“平衡盐”是生理溶液误解三:白蛋白优于其他血浆替代品误解四:所有的胶体都一样误解五:晶体与胶体具有同样效果误解六:死亡率是评价容量治疗策略的唯一变量误解七:荟萃分析的作用
问题的提出
以压力代(推测)容积的传统监测指标:
CVP、PCWP(PAOP)
前负荷监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
心脏容量监测指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
每搏指数
目标导
向治疗
?
循环血容量的整体概念
目前各种监测追求如何将全身血容量直观的表达出来,其最终目的是为平衡血容量所作治疗措施是否能满足组织器官的灌注
心脏不可能泵出超过自身所含有的血容量,CO取决于静脉回流(venous return,VR),但不完全取决于血容量
静脉回流仅可通过增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MCFP)或者降低CVP来实现
循环血容量的整体概念
正常的心脏可通过降低CVP来增加静脉回流,或通过增加MCFP,该途径因存在高阻力的动脉系统,其效果非常有限
CVP降低,增加其远心端区域静脉压力可增加心输出量,此时心肌收缩力增强引起射血分数增加,但不能以此判断循环内的负荷量大小
关健为产生压力的容量(Vs)的大小,方可判断循环内的负荷量大小(不是整体容量及静止性容量)
压力容积与非压力容积
压力容积(Vs):静脉系统内产生压力的容量
非压力容积:系统内“静止”的容量(Vu)
“管道”理论---tub analogy:
压力容积与非压力容积的比例改变导致了CVP
的变化!而并非整体容积的改变!
----导致CVP变化的主要因素!
静脉系统功能及 压力(CVP)监测容量状态
静脉系统“库存”全身血容量的70%
顺应性是动脉的30倍
对容量变化起缓冲作用
静脉系统是容量血管
血管内压力与血管外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