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2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一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从我国当时的国情看,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们面临着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百废待兴。但当时的国民经济实力极其薄弱,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只有集中全国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则是基本的体制保证。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3
二是从主观认识来看,当时在理论上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因此,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必然产物,在理论上不会去探索实行其他的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4
苏联体制的示范效应
三是苏联的实践对我们产生的示范性的影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我国在建立了社会主义以后,对于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们仿效苏联的体制具有现实合理性。
因此,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们在进行全面经济建设的时候,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5
一、计划经济之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使国家通过强制性的资源动员来解决工业化初始阶段迫切需要的资金积累问题。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这一体制能高效率、高强度地动员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建设有利于工业化发展的重大项目,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较快地发展。
6
1、计划经济的特征
(1)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政府把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集于一身,不仅要作出关系国民经济的总量和战略决策,而且还要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或限制生产者决策(投入产出决策)和个人家庭决策(职业选择和消费选择)。
(2)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体制。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工业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由各主管部门按计划供应;产品由国有商业、物资部门收购或调拨;在财务上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
(3)严格的直接经济调控方式。经济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主要依靠垂直的行政系统,利用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7
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在经济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们快速地展开了工业化建设,成功地进行了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8
发挥作用的原因
(1) 当时全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简单
(2) 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单纯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9
3、问题与弊端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一是计划不能反映实际的变化,
二是计划难以解决利益矛盾。
三是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弊端:
10
首先,高度集中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使广大企业处于无权、无责又无利的地位,完全变成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对于企业来说,根本不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动力。严重抑制了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微观经济主体普遍缺乏活力,使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整体也难以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