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6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2/9/30 文件大小:2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82601
一、专业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解决生物和医学中有关问题的边缘学科,主要综合电子学、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河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始建于2006年,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教学改革试点和国际化办学,逐步形成了精英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有近千平米的电子与通信实验室,具有完善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设备,在河北省内建立有多处实验基地,为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初步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疗仪器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初步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疗仪器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医疗设备的设计开发能力;
、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胜任通信技术相关的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4、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模拟仿真、自动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的能力;
、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通信领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资料获取有意义结论的能力;
、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通信类工程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
,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系列课程,计算机知识系列课程,医学成像原理,医学数字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设备,通信原理,数据库和PACS系统,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五、修业年限: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课程类型
课组名称
修读
方式
理论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
学分
合计
学时
合计
学分
比例
学时
比例
学分
比例
学时
比例
通识
教育课程
通识通修课
必修
34
85%
658
93%
6
15%
51/16周
7%
40
709/16周
通识通选课
选修
12
67%
204
100%
6
33%
18
204
学科
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必修课
必修
41
86%
697
84%

14%
135/3周
16%

832/3周
学科(跨学科)选修课
选修
15
83%
255
69%
3
17%
115
31%
18
370
专业
发展课程
专业发展核心课
必修
16
54%
272
75%

46%
90/
11周
24%

362/11周
专业发展拓展课
选修
9
82%
153
68%
2
18%
72
32%
11
225
集中
实践课程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与就业创业实践(含通识教育讲座、就业创业训练、校外社会实践等)
必修
按照第二课堂素质学分认定办法执行
体育健康教育
必修
0
8
100%
0
8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
必修
2
100%
34
100%
2
34
专业实践课程
必修
3
100%
3周
100%
3
3周
总计
127
75%
2239
82%
42
25%
505/33周
18%
169
2744/33周
毕业总学分
169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共修读40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6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31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2
42

31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2
42

31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4
34
2
31000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5
85
5
310005
形势与政策
2

34
34
2
320001
大学英语1
3

50
50
3
320002
大学英语2
3

50
50
3
320003
大学英语3
3

50
50
3
320004
大学英语4
3

50
50
3
32S001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1
1



1
32S002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2
1



1
32S003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3
1



1
32S004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4
1



1
330001
大学体育1
1

34
34
1
330002
大学体育2
1

34
34
1
330003
大学体育3
1

34
34
1
330004
大学体育4
1

34
34
1
00S100
军事理论
1

34
34
1
00S100x
军事训练
0

2周
2周
0
920002
大学语文
3

51
34
17
3
341023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上机Ⅰ-C
2

51
17
34
2
小计
40
709/
16周
658
51/
16周
11
12
5
10
2
(最低修读18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6学分)
通识通选理论课
通用要求
包括人文科学与艺术类(含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类、生物科学与医学类、就业创业与国防教育类(含就业指导类、创业教育类限定性选修课,以及听、说、读、写等专项技能课程)、综合性课程(实验)类。
修读要求:最低修读12学分,每类课程最高修读4学分,其中包括1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1门就业指导类限定性选修课、1门创业教育类限定性选修课。
专业要求
毕业前所学的通识通选课程,必须涵盖心理健康、经济管理、文献检索、环境保护、提升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六方面知识内容。
通识通选实践课
包括通识教育讲座、就业创业训练、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统一安排在集中实践教学周。
修读要求:最低修读6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其中实验/,其中“工程制图与CAD”和“工程制图与CAD实验”如未选修或未通过,则必须在全校范围内修读学分不少于2分的相似内容的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910006
大学数学C(高等数学Ⅰ-1)
5

85
85
5
910007
大学数学C(高等数学Ⅰ-2)
5

85
85
5
910012
大学数学C(线性代数Ⅱ)
3

51
51
3
910015
大学数学C(概率统计Ⅱ)
3

51
51
3
131136
金工实习
1

1周
1周
1
132001
C程序设计
3

51
51
3
132002
C程序设计实验


20
20

130062
C程序课程设计
1

1周
1周
1
132003
普通物理1
3

51
51
3
132004
普通物理2
3

51
51
3
130014
普通物理实验
1

34
34
1
130010
电路分析基础
3

51
51
3
130017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24
24

130007
工程数学
4

68
68
4
131099
数字电路
3

51
51
3
131081
数字电路实验


18
18

131005
模拟电路
3

51
51
3
131008
模拟电路实验


21
21

130064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1

1周
1周
1
130015
信号与系统
3

51
51
3
131082
信号与系统实验


18
18

小计

832/
3周
697
135/3周
9

15
11
(跨学科)选修课(最低修读18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3学分,其中“工程制图与CAD
”和“工程制图与CAD实验”如未选修或未通过,则必须在全校范围内修读学分不少于2分的相似内容的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132005
工程制图与CAD
2

34
34
2
132005sy
工程制图与CAD实验
0

12
12
0
132007
面向对象技术与可视化编程
2

34
34
2
132008
面向对象技术与可视化编程实验
1

33
33
1
132009
JAVA基础与Android开发
2

34
34
2
132010
JAVA基础与Android开发实验
1

33
33
1
130026
计算方法
2

34
34
2
131014
计算方法实验


18
18

130024
数据结构
2

34
34
2
130024sy
数据结构实验
0

14
14
0
130033
操作系统
2

34
34
2
130033sy
操作系统实验
0

14
14
0
131007
EDA技术
2

34
34
2
130021
EDA技术实验
1

33
33
1
130013
微型计算机原理
3

51
51
3
130019
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


21
21

13002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

34
34
2
13002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18
18

131128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2

34
34
2
131129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实验


18
18

131017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2

34
34
2
131089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实验


18
18

131103
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
2

34
34
2
131130
医学影像设备
3

51
51
3
131131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


18
18

小计
34

726
476
250
2

7
11

(三)专业发展课程
(,其中实验/)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130063
电子工艺实习
1

1周
1周
1
131126
医学图像处理
3

51
51
3
131127
医学图像处理实验


18
18

130039
数字信号处理
3

51
51
3
131098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18
18

131132
数据库及PACS应用
4

68
68
4
131133
数据库及PACS应用实验


18
18

130135
医学电子学
3

51
51
3
131111
医学电子学实验


18
18

131134
医学成像原理
3

51
51
3
131135
医学成像原理实验


18
18

131010
毕业实习
2

2周
2周
2
131023
毕业设计
8

8周
8周
8
小计


362
/11周
272
90
/11周
1
7

2
8
(最低修读11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2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
类型
学时
开课学期/学分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131125
解剖学
2

34
34
2
131115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外语
2

34
34
2
130134
生物医学概论
3

51
51
3
132023
医学软件工程学
2

34
34
2
132024
医学伦理与统计
2

34
34
2
132025
医学伦理与统计实验


18
18

131117
通信类DSP原理与应用
2

34
34
2
131118
通信类DSP原理与应用实验


18
18

132026
医学超声学
2

34
34
2
132027
生物信息学
2

34
34
2
132028
医疗软件设计
2

34
34
2
130142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2

34
34
2
130145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实验


18
18

小计


411
357
54
7

11
(四)集中实践课程(共修读1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