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gorynich 2022/10/1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是由【gorynic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比较文学》(《ComparativeLiterature》)教学大纲
绪论
无所不在的比较
绪论概述
比较文学的基点是比较,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对比较文学定义的争论,但是这些都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都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学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憾。比较文学具有跨国、跨学科和跨文明的特点,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研究领域主要有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
绪论知识点
知识点1: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知识点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知识点3: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和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和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
2
知识点4: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在很多教材中都没有将其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体系之中,但是总体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跨文明异质性与互补性研究入手,探讨多种文明间的异质性、变异性与互补性的问题;二是跨文明阐发研究问题;三是跨文明对话研究问题;四是从比较诗学到一般诗学的研究;五是文学人类学的研究。
绪论小节
比较文学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比较文学的定义也就不一样,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在现阶段比较文学具有了跨文明的性质,其可比性是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这就使得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包含了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等内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为深刻的体会比较文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一节流传学
本节概述
流传学(Doxologie)也称誉舆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它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
源,在19世纪前半叶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即成为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它的特征表现为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它的研究范畴是以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为基础,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它的研究模式有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等等。
本节知识点
知识点1:流传学定义、渊源和发展
4
(1)流传学定义:流传学(Doxologie)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也是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2)流传学的渊源和发展:流传学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秉承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理念,同时又接受了法国浪漫主义先驱斯塔尔夫人的某些观点,在19世纪的实证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思潮中形成并迅速发展;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流传学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从此它就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学派的崛起,流传学方法受到强烈的挑战而不断更新。因此,今天的流传学已不同于传统的“法国学派”模式。
知识点2: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
(1)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它的特征表现为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即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也就是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2)流传学研究的范围: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的范围: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以及从精神、人格、技巧、主题、题材、形象等不同层面组成多种研究类型。
知识点3:流传学研究的模式:
流传学研究是以影响发生的一定的方向和路线为基点,从起点出发,指向终点;其影响的方式从关系量上区分可分为“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方式;从影响的路线来看又可分为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等五种研究模式。
本节小结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它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19世纪的实证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思潮中形成并迅速发展;
4
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学派的崛起,流传学方法受到强烈的挑战而不断更新。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它的特征表现为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即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也就是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特征也同时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范围: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以及从精神、人格、技巧、主题、题材、形象等不同层面组成多种研究类型,其影响的方式从文学关系量上区分可分为“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方式;从影响的路线来看又可分为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等五种研究模式。
第二节渊源学
本节概述
渊源学(Crénologie),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本节知识点
知识点1: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
(一)定义
渊源学(Crénologie),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二)特征
首先,它是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追溯的研究。
5
其次,渊源学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强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所以说,渊源学对外国文学渊源的探寻不是一种以类似性为基础的文学关系“想象”,而是必须建构在翔实的资料考证基础上的实证性文学关系研究。
知识点2:渊源学和流传学的区别
渊源学和流传学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流传学研究的起点是明确的,它的落脚点在“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而渊源学研究却是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其终点是明确的,但是它所受影响的发送点——或者说影响的源头是不明确的,是需要研究者给以考证和追溯的。
知识点3: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一)从影响的方式来来分析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1、从印象角度来对文学渊源进行追溯研究;“印象”对作家自身来说是比较直接的一种体验,这会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所以说,一个文学作品的最初源头往往会来自于作家对别国“生活”的一种“印象”,一种直接的体验。
2、其次,从影响的方式来说,还包括对口传渊源的研究。渊源学是研究通过口头传播方式而造成的文学影响和渊源关系,也就是研究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渊源关系。
3、再次,从影响的方式来说,它的最后一个形式就是对笔述渊源的研究。所谓笔述渊源,也就是见之于文字的渊源研究。
(二)从影响的发送者角度来分析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1、孤立的渊源。又被称为是“直线式的渊源”,它的研究目的“是在于从一件作品中重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根源”,
2、集体的源流。它也被称为“圆形的渊源”,即研究一个作家如何接受许多外国作家作品影响的,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他接受一部外国作品或者一国文学影响的研究上。
本节小结
6
渊源学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首先,从影响的方式上面来看,可以将渊源学研究分为印象、口传和笔述等几个研究方式;其次,从影响的发送者角度来看,又可以将渊源学研究可以分为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源流两个研究方式。当然,在渊源学的具体研究过程中,往往是把不同的研究方式复合为一体而加以运用的。
第三节媒介学
本节概述
媒介学是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中间起交流、影响与传递的中介作用、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在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发生相互关系的“经过路线”中,从“发送者”到“接受者”,往往是由媒介者来沟通的。媒介学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所造成的国际公民。因此,媒介学研究是关系研究的一部分,重在事实联系,即重在史实性研究,重在影响过程的研究,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
本节知识点
知识点1:媒介学的学科归属 
比较文学诞生以来,媒介学就已经为学者们所关注。法国学者梵·第根在他的《比较文学》一书中第七章专门谈“媒介”,认为“在两国文学交换之形态间”,媒介“是一个重要的地位”。可见“媒介学”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一个独立分支,作为一种方法,有自己的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媒介学研究,离不开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源流、文体、风格等,显然它应归属于比较文学学科。媒介学与渊源学、流传学、译介学等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知识点2:媒介学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媒介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媒介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比较文学中相互影响的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但它本身必须建立在对跨文明的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7
知识点3:媒介学应有的品格
媒介学作为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考证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是研究者从传递到接受的中间环节的一门学问。媒介者的品格和出发点,是他为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之间的交流、影响起传播媒介作用。首先,他通过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评论,使得外国文学对我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团体媒介,即指一种外国文学的环境媒介,如外国文学学会、沙龙和开发城市的媒介等。再次如报刊、文学杂志等文字与材料媒介,以及文学家的旅行对文学媒介都有重要意义。旅行者常常成了外国文学的传播者。
知识点4:媒介学的价值取向
媒介学的价值取向首先表现在语言方面。我们必须尽量保留人类文化的多元化,保留本国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其次是在影视媒介的交流上也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比较文学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关系研究是媒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其研究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传统的人物、社会环境、地理和事物等,传播媒介本身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节总结
媒介学是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因而是比较文学理论中一个专门的课题。一般把媒介分为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文字材料媒介三类。在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其研究对象已经由传统的人物、社会环境、地理和事物等发展到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传媒的多样化以及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提高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传播媒介本身和传媒手段都将是媒介学研究的对象。对传播媒介的研究,如对互联网、影视艺术、广播电视等这些时代的最有影响的媒体的研究,都将超越传统媒介学的范畴,为国内外学术界强烈关注。
 
第二章变异研究
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
8
本节概述
文化过滤是跨文明语境下贯穿于文学交流和对话过程中的制约机制,也是决定对话和交流之结果和表现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则是文化过滤的显性表现和具体体现。文学变异学范畴内纳入文化过滤这一范畴,并把它们的关系确立为:文化“模子”的不同造成接受屏幕的限隔,透过屏幕的接受必然是一种文化过滤,而过滤就意味着接受的过程必然要留下什么或扬弃什么,它既不是简单的原文学文本主体的被动接受,也不是本我文化主体的简单归化接受。本节明确主张,文化过滤必然导致文学变异。
本节知识点
知识点1:文学变异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学变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本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是语言层面变异学。
2)是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
3)是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
4)是文化变异学研究。
知识点2: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含:
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围绕这一定义,我们将厘析出文化过滤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内含:
(1)接受者的文化构成性。
(2)接受者的个体差异性。
(3)在文化交流中,影响不仅要通过接受主体而发挥作用,而且有作用也就有反作用。
10
知识点3: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
(1)接受美学理论。
(2)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中形成的“前见”,如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特征等,正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条件。
(3)“文化过滤”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无疑是文化相对主义。
知识点4:“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
(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2)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3)接受者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的“文化过滤”。
知识点5:文学误读
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诸因素合力的产物。
(1)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
(2)从语言层面上来看,任何外来文学作品,译者或读者只要是在目标语中加以“再现”或“再生产”原文,他就必然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制于目标语的规范和读者语言阅读****惯。
(3)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一部作品进入另一种文化语言之中,不仅是空间地域上的差异,也同时意味着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错位所导致的偏见,必然对传入的文学发生误读性影响。
(4)文学误读与创新。
本节小结
文化过滤概念的提出以及引入比较文学研究之中,对于传统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由A到B的单向影响研究,是一次根本性的矫正。“文化过滤”,就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影响与接受双方的相互作用,从而把“外在”的“他者”转化成“为我存在”的具体体现,是接受者主体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学在经过“传播”这个中介时,必然产生变异、走样、变形、耗损、误读和误译的原因所在,因此影响与接受的过程也就是文化过滤的过程。
10
第二节译介学
本节概述
翻译是跨语际文学交流活动的重要途径;而在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价值更加突出。目前,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致关于文学翻译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文学中一个自成体系、不可或缺的分支,这就是所谓的“译介学”。关于译介学的通常定义是,它是比较文学中研究文学翻译的分支学科;但本教材却尝试从变异学的角度出发,重新界定译介学。正如“绪论”中已经提到的,“当下视野中的译介学研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语词翻译研究的范畴,所强调的已不是传统的‘信、达、雅’,而是‘创造性的叛逆’”,所以译介学的重点在于研究翻译中发生的这种种“叛逆”也就是“变异”现象。本节将在文学变异学的理论视野内,就译介学的兴起、研究范畴、学科前景诸问题作简要描述。
本节知识点
知识点1:译介学的兴起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翻译的研究成为比较文学媒介学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介学渐渐脱离媒介学而独立。同时,翻译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欧洲的兴起。翻译研究理论对于翻译这一媒介特殊性的揭示,使得比较文学的文学翻译研究逐渐从媒介学中分离出来,最终成为比较文学下的独立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就出现“译介学”这一名称。1999年,谢天振的《译介学》出版,标志中国译介学突破了媒介学的研究框架获得自主性,成为独立学科。译介学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
知识点2:译介学的研究范畴
译介学包括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史研究。其中,翻译理论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定义翻译”。译本研究包括译本与原文的对照、不同译本的比较、译本的变异等方面。译介学的翻译史研究,包括通过重新检视翻译的历史,重建译文与原文的关系;关注在怎样的语境下一种异域文学被引入,翻译如何在意识形态、文学批评、外语教育、出版机制、文化市场的

最近更新

2024年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精品【考点梳理】.. 49页

2024年足球知识题库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12页

2024年马原测试题审定版 78页

2024年马原题库400道带答案(b卷) 79页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研优卷】 14页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基础+提升.. 14页

入党积极分子考试题库200道精品(综合题) 30页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题库推荐 95页

2024年(半)干式烟气脱硫成套设备项目资金需求.. 63页

公务员历史常识100题(研优卷) 14页

历史类常识考试100题及参考答案(研优卷) 2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答案.. 43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附参考.. 101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完整版.. 114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及.. 130页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有一套.. 2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题库精品(夺冠系列).. 22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练习试题附答案【综合题】 21页

法律基础知识500题及完整答案 146页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库精品(含答案) 26页

计算机二级真题题库附答案(模拟题) 8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00道含答案(预热题).. 7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达标.. 78页

马原考试复习题500道(各地真题) 94页

2024年保密知识题库精品加答案 35页

2024年政工职称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题) 61页

2024年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夺分金卷.. 49页

历史类常识经典考试题100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14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含答.. 89页

计算机二级真题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 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