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22/10/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 】是由【cj8325295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
曲沃县位于山西南部,是传统的平川农业县。在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坚持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经营为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基地加农户”模式,积极创办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基地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安置就业、辐射带动、示范培训、提供信息、连接市场的作用。1998年以来,共扶持543户残疾人种植葡萄2000多亩,年增收500多万元。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的创办,不仅使贫困残疾人人均增收1500多元,增强了基层残联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而且带动了全县和周边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发展红提葡萄13万亩,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红提葡萄生产基地。
一、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良好的机遇。我们坚持从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出发,走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把分散的残疾人家庭经营与发展规模化生产统一起来,形成产供销***的产业化经营。
(一)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项目
创办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选择项目是关键。经过认真考察分析,针对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增产不增收”的实际,我们把市场前景看好的红提葡萄作为基地的种植项目和引导全县残疾人脱贫的主导产业。
(二)大规模、高效益发展项目
小的规模很难占到市场份额,低的效益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我们在创办基地中十分注重规模和效益。县残疾人服务总社牵头建起了40余亩的曲沃县残联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几年来,共扶持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543户残疾人贫困户发展红提葡萄2000余亩,同时辐射带动本县和临近市县发展红提葡萄种植13万余亩。基地采用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使扶持对象“苗不愁”、“种不愁”、“卖不愁”。北董乡东闫村残疾人示范户朱刘保,开始种植4亩葡萄,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逢人就高兴地说:“砍了苹果种红提,每亩增收一万一。”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葡萄种植已发展到12亩,带动本村159户农户种植葡萄300亩,带动周边村发展5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手和富裕户。
实践证明,过去采取的一家一户的扶持,生产形不成规模,产品变不成商品,只能暂时解决贫困残疾人的温饱,一遇到不好的年景,就很快变成“返贫跟着扶贫走”,返贫率达70%以上。而通过创办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贫困残疾人依托基地发展生产,能够稳定脱贫。
(三)以超前的眼光创新项目
要使基地始终充满活力,保证扶贫工作的连续性、持久性,就必须立足市场不断求新。我们与县科委、科协等有关部门经常保持联系,捕捉新的市场信息,积极寻找探索符合扶贫对象特点和本地自然条件的新的扶贫项目。几年来,我们联手国内知名葡萄专家,先后开发和推广了美国黑提、奥古斯特、维多利来等葡萄新品种。同时引导种植户走葡萄保鲜和贮存之路,使产品精品化、礼品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残联自建葡萄冷藏库一个,贮存量5万斤,对贫困残疾户采取保本收费的方法。在残联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各地也纷纷建起葡萄冷藏库,可贮存量已经超过600万斤。
二、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要与区域经济相适应
创办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要和当地区域经济相吻合。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纳入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选择覆盖面大、适合残疾人参与的项目。只有这样,基地才可能具有活力。
(一)立足资源优势
我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1996年,通过对全县农村残疾人口进行的调查摸底,全县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残疾人共有4631户,%。同时,种植业是残疾人比较容易掌握的项目。因此,我们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确立了以规模种植为特点,创办扶贫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稳步脱贫的工作思路。
(二)融入区域经济
当我们了解到县委县政府有大规模发展红提葡萄、调整县域农业产业结构的意向时,先行一步,以残疾人服务总社为主,吸收科技、果业、农业等部门同志参加,先后到农业院校和科研部门进行咨询,到山东、河北等葡萄种植效益好的十几个县市进行了考察,并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交了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于项目选择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很快得到批准。在国家康复扶贫贷款的扶持下,我们建立起红提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使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项目走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头,掌握了主动权。
(三)争取政府支持
基地建立后,我们提出以种植红提葡萄为主,采取“基地加农户”形式开展规模扶贫的实施方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农林局、科委、残联、果业中心、农业科技中心等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红提葡萄种植项目领导组,并出台了实施方案,强调:一是由残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建立红提葡萄开发基地,3年至5年中,形成规模种植,把我县发展成为美国红提葡萄基地县;二是在地块、水利、供种、管理、销售等方面,优先残疾人和贫困户;三是承诺对全县所有红提葡萄,一元底价包收;四是由政府财政每年出资6万元,聘请国家级葡萄专家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并对扶贫对象进行集中培训。由此,形成了以政府为依托、各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体系。
三、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要与残疾人需求相适应
农村贫困残疾人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低,发展经济能力差。他们虽然想致富,但苦于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信息,迫切需要有专门的组织和服务载体进行扶持和帮助。根据残疾人的这种特殊需要,我们把创办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的指导思想定位在为残疾人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和示范引导上。
(一)提供信息
通过广播、电视、讲课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全县进行深入广泛的项目宣传鼓动工作,向残疾人提供葡萄种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葡萄外销等方面的信息。残联吸收众多的残疾人扶贫示范户和葡萄种植大户成立了曲沃县残联葡萄扶贫协会,各乡镇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葡萄销售队伍,成立各种葡萄协会11个。被扶持的葡萄种植户随时可以就近了解到葡萄种植、销售的相关信息。
(二)传授技术
我们聘请中国农科院、中国葡萄协会、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副产品保鲜中心等国内知名葡萄专家在葡萄出芽期、坐果期、采收期等关键环节,对残疾人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对他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现场示范、解答。对葡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事情,及时处理,每年讲课3至5次,每次听课人数2000多人。
(三)搞好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基地少、扶持户多的矛盾,我们逐步在全县7个乡镇发展辐射基地13个,示范户126户。将自然的、零散的、被动的“基地加农户”模式发展成为科学的、有机的、积极的服务体系,形成了“示范基地”到“辐射基地”到“示范户”到扶贫对象的服务网络,为扶持户提供周到、完善的全方位服务。
一是帮种植。根据《扶贫对象家庭经济情况摸底表》,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扶贫资金,统一供苗30万株。聘请技术专家在基地和扶贫对象的田间地头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在交通便利的大运公路旁,设立县残联红提葡萄服务部,为种植葡萄的残疾人和农户提供农药、套袋、包装等生产资料服务和信息服务。
二是帮管理。县残联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县农林局、科委、科协、果业中心、农业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跟踪服务、现场指导。同时在残联内部工作人员中明确分工,采取包乡镇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指导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是帮协调。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县残联积极敦促各乡镇党委、政府为种植葡萄的贫困残疾户及时调整地块,使种植面积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同时联系水利部门对集中连片的村进行政策倾斜,积极拨付水利款,打井改渠,提供便利的水利条件。
四是帮培训。县残联扶贫示范基地,对残疾人实行分批就业、轮流培训。每年安排7至15人从事基地日常生产劳动,平均日薪15元,在劳动量大的季节,集中安排20至30人就业。几年来,共安排134人就业,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培养出能够基本掌握葡萄种植技术的残疾人87人,这些人不仅发展了自己的葡萄种植业,有的还成为基地示范户,发挥着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五是帮销售。在种植户自行销售的同时,通过我们专门的销售协会为扶贫对象开拓市场,实现效益。仅我们联系的市场就遍及6个省23个县市,每年外销量达200万斤,使残疾人贫困家庭受惠纯利达300万元。
县残联适应残疾人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积极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不仅扶持了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带动了广大农户致富奔小康,而且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极大地提升了残联在社会上的地位,多次被国家、省、市、县授予“扶贫先进单位”、“残疾人之家”等荣誉称号。
1/view-280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