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安全对策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对策措施.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2/10/1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对策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安全对策措施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全对策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全对策措施
内容提要
1、概述
2、防火、防爆安全
3、机械安全
4、电气安全
5、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
6、贮存安全
7、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讲 概述

为了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而采取的方法、手段、规定、制度、技术和做法等。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选择安全对策措施时的基本要求: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制内;
预防生产装置和操作失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
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应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当其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生产的要求,其次考虑经济效益;
应按消除危害、预防事故、减弱风险、隔离危害、使用连锁装置和警告的顺序;
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
化工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道路安全技术;煤炭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航空航天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措施一般包括: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及其执行;安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安全教育、检查、事故处理、隐患整改等;对设备、设施、装置、工具等检查、维修管理等;职工健康监护等。
第二讲 防火、防爆安全

(1)火灾发展过程
酝酿期;发展期;全盛期;衰灭期。
(2)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的数量;空气流量。
(3)预防火灾的基本原则
严格控制火源;监视酝酿期特征;采用耐火材料;阻止火焰的蔓延;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组织训练消防队伍;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4)预防爆炸的基本原则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严格控制着火源;燃爆开始就及时泄压;切割爆炸传播途径;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检测报警。

1、采用耐火设计和防爆设计
2、控制着火源和引爆源
3、采用防火分隔或防爆卸压
4、防止可燃物和爆炸危险性物质积聚
5、采用防火、防爆安全装置
6、隔断氧气供应、切断爆炸渠道
7、减小火灾和爆炸的规模
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与应采取的防灾措施
措施举例
火灾危险性类别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一至三级
一至四级
一至四级
防爆泄压面积(m2/m3)
~
~
通常不需要
通常不需要
通常不需要
安全疏散距离(多层厂房)/m
≤25
≤50
≤50
≤50
≤75
室外消防用水量(L/s)
(1500m3库房一次灭火用量)
15
15
15
10
10
通风
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风机防爆
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风机防爆
空气净化后可
循环使用
不作专门要求
不作专门要求
采暖
热水蒸汽或热风采暖,
不得用火炉
热水蒸汽或热风采暖
,不得用火炉
不作具体要求
不作具体要求
不作具体要求

(1)防火墙---要求
非燃烧体构成,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
应直接砌筑在基础上或框架结构的框架上;
防火墙内不应设置通风排气道;
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时,,并能自行关闭;
可燃气体和液体管道不应穿越防火墙,必须穿越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将管道四周缝隙填塞紧密等。
(2)防火门
防火门是一种活动的防火分隔物,应能关闭紧密,不会窜入烟火;
应有较高的耐火极限,,,;
在门上最好设置自动关闭装置。
(3)厂房的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10
12
14
三级
12
14
16
四级
14
16
18
(4)防爆泄压装置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装置;
泄压装置应用轻质材料,可设于屋顶、窗、门;
泄压面积/~;
泄压面积应布置在靠近易发生爆炸部位,并避开人员较多和主要通道等场所。
、防爆安全装置
(1)阻火装置
安全液封;阻火器;单向阀(止逆阀、止回阀)
(2)泄压装置
安全阀;爆炸片(防爆膜、泄压膜)
(3)指示装置
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

(1)设备密闭;(2)厂房通风;(3)惰性气体保护;(4)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5)危险物品贮存管理

(1)明火管理;(2)防治摩擦和撞击;(3)管理好电气设备;(4)采用防爆电气设备;(5)防止静电放电

场所
灭火器类型选择
设置灭火器,
个/m2
1211
CO2
泡沫
干粉
清水
酸碱
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油开关、高压电容器、调压气室、发电机房、电信楼、广播楼


1/50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



1/50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库房



1/80
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




1/80
、爆炸场所安全评价应注意问题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生产或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厂房、库房的防火间距;厂房、库房的防爆;厂房、库房的安全疏散;防火墙等建筑构造;消防车道;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安全标志。
第三讲 机械安全

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灼伤和冷冻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其他危害。

固定式防护装置:封闭式;固定间距式和固定距离式。
活动式防护装置:可调式防护装置;连锁防护装置。
紧急停车装置

重物坠落;起重机失稳倾翻;挤压;高处坠落;触电;其他伤害。

超载限制器:当载荷超过额定值时,使起升动作不能实现;
力矩限制器---臂架式起重机:当力矩超过额定值时,停止向危险方向继续动作;
缓冲器---轨道运行式起重机:当发生碰撞时起缓冲作用;
防风防滑装置---露天作业:夹轨器、锚定装置、铁鞋等;
极限位置限制器(行程限位器):当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自动切断前进的动力源并停止运动;
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门式起重机、装卸桥;
水平仪—流动式起重机:显示起重机身的水平状态;

作业人员为特种作业,要持证上岗,合格者每2年复审1次;
起重机为特种设备,正常工作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大修、新安装、改造过的起重机在交付前检验;
闲置超过1年的起重机在重新使用前检验;
事故后的起重机在使用前检验;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作好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第四讲 电气安全

(1)触电事故
电击:单相电击、两相电击、跨步电压电击
电伤: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
(2)雷电事故
(3)静电事故
(4)电磁辐射事故
(5)电路故障

(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2)漏电保护;(3)绝缘;(4)安全电压;(5)屏护和安全距离;(6)连锁保护
、防爆对策措施
(1)消除电气着火源和引爆源
防止产生高温和火花;合理选择电气设备;隔离电气着火源和引爆源;连锁保护装置
(2)合理选择防爆类型
(3)严格控制安全距离
(4)采取通风手段
(5)使用监测、报警、控制装置

(1)工艺控制;(2)泄漏控制;(3)中和;(4)屏蔽;(5)综合措施
第五讲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

(1)爆炸事故;(2)缺水事故;(3)满水事故;(4)水击事故;(5)炉膛爆炸;(6)其他事故

(1)计量装置:压力表、温度计、液(水)位计
(2)警报装置:压力警报器、水(液)位报警器
(3)连锁装置:连锁开关、给水自动调节器
(4)泄压装置:安全阀、爆破片

(1)定期检验: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耐压试验
(2)运行管理:操作规程、保养、维修
第六讲 贮存安全

(1)隔离贮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物料之间分开一定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2)隔开贮存: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3)分离贮存:在不同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

(1)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
(2)贮存地点及建筑物结构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3)贮存场所的电气设备应能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
(4)有明显的照明和疏散指示;
(5)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6)按规定进行通风和温度调节;
(7)贮存量不得超限;
(8)作好危险化学品的养护;
(9)作好出入库的管理;
(10)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第七讲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安全对策措施

(1)自然条件的影响;(2)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

(1)功能分区;(2)厂内运输和装卸;(3)危险、危害物质和设施;(4)噪声源、振动源;(5)建筑物及采光;(6)其他特殊情况
第八讲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作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在评估了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事故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计划和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
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预案。
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预案要定期演****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
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3)应急救援力量评估;(4)提出应急救援的需求
第二阶段:编制阶段
(1)组成编制组;(2)划分预案类别、区域和层次;(3)组织编写;(4)分析完善
第三阶段:评估阶段
(1)组成演练;(2)全面评估;(3)修改完善;(4)定期评审

(1)按责任主体分
政府预案;生产经营单位预案
(2)按范围分
国家预案;省预案;市预案;县预案
(3)按事故原因分
自然灾害预案;生产事故预案;人为破坏预案
(4)按危险类型分
火灾预案;爆炸预案;泄漏预案;地震预案;洪水预案;高楼坍塌

①基本情况;②可能事故的基本预测;③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和职责;④报警与通讯;⑤现场抢险;⑥条件保障;⑦培训和演练;⑧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