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

上传人:A小yi 2022/10/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是由【A小y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成违》教案第五课其次框预防犯罪教学目标学识与技能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过程与方法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治观念,巩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教法及学法指导案例分析情境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复习导入)二、自主学习专心阅读课本52—57页,(大字精读,小字速读)斟酌完成以下问题并做好笔记,留神用铅笔做好圈点批注。(时间大约8分钟)1、刑法的含义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根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刑罚?4、我国刑罚分为哪两类?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三、互助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复:(表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复问题。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
教师讲解:
,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置的行为。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2022年9月,火锅店服务员朱某因加水问题与顾客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2022年1月鹿城法院审理此案,一审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规定:有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斟酌: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
生答总结:犯罪行为。朱某将开水淋到顾客头上,造成女顾客全身四分之一被烫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违反刑法;
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具有刑罚当罚性。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
(3)承受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受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采纳刑罚处置。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置性是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
活动三:区分刑法和刑罚刑法是一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罚是刑法中规定的处置方式。
刑罚是刑法内容的一片面。
教师陈述: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置、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肃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概括内容。
活动四:预防犯罪(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共享”)斟酌与议论:
: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置。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理由。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5—
教师陈述:
“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置的想法是错误的。
→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
法治观念淡薄;
自制力差;
不能明辨是非;
不能抗拒诱惑等。
: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3)巩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制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教师总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五、检测提升1、小军进结交不良网友,沾染不良习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警示我们(),,,,聚焦网络2、不少同学嗜好上网打嬉戏,个别同学为筹钱去盗窃、抢劫,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受四处罚。要预防违法犯罪就理应(),,制止自己受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
3、以下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A为了寻开心,一中学生屡屡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B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划C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D几位年轻人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对“勿踏草坪”的牌子视而不见4、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吃晚饭后他们要打麻将,刚好缺一个人,爸爸叫小明“凑个数”,赢了归自己,输了爸爸给。对此,小明不正确的做法是()A不去凑数,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B要坚持原那么,婉言谢绝C报告他们赌博的危害,压服他们多加入有意义的活动D可以去凑数,星期天要好好放松一下5、正在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挚友”后,他开头小偷小摸,继而进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并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A青少年要依法律己B一个人假设法制观念淡薄,就很轻易从一般违法进展到犯罪C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成逾越的鸿沟六、总结评价(一)总结提升刑法是惩治犯罪,养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了解罪与罚犯罪的根本特征刑法预防犯罪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巩固法制观念防患于未然作业普遍同学:完成课时作业根基题程度较好的同学:完成根基题和才能题反思提升供给给学生案例,让他们斟酌:材料中朱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并结合材料分析。叫了几个学生起来回复,暴露了道法非选择题中典型的错误,要么是脱离材料,要么是原理没有用上去,给了学生试误的机遇,总结归纳了错误,供给了正确答案,归纳了道法非选择题的答题模式,还是有效果的,给我的启示是道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直接与我们的考试形式挂钩的,对于案例教学我们确定要舍得花时间,做到精细化教学。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