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昆虫记》的主要内容.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昆虫记》的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mama 2022/10/3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昆虫记》的主要内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昆虫记》的主要内容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昆虫记》的主要内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昆虫记》的主要内容
作品鉴赏篇一
巴金:《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探讨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视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学问、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周作人:“艳羡有这样的好书看的别国少年,也希望中国有人来做这翻译编纂的事业”。
鲁迅先生:“这也是一种现在的通病。现在中国屡经介绍的法国昆虫学大家法布尔,也颇有这倾向。他的著作还有两种缺点:一是嗤笑解剖学家,二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但倘无解剖,就不能有他那样精到的视察,因为视察的基础,也还是解剖学;农学家依据对于人类的利害,分昆虫为益虫和害虫,是有理可说的,但凭了当时的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虫为善虫或坏虫,却是多余了。有些严正的科学者,对于法布尔颇有微词,实也并非无故。但倘如对这两点先加警戒,那么,他的大著作《昆虫记》十卷,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好玩,也很有益的书。不过在社会上,也许总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昆虫记》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进化论的质疑,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后,进化论在欧洲广为传播,然而,法布尔却发出了别出心裁的声音。这正是科学界对《昆虫记》提出指责的主要缘由。当时的流行理论以自然选择、遗传、生存竞争为依据,认为本能是一种既得的习惯,它在某种对动物有利的偶然行为激发下表现出来。法布尔在40年的昆虫学探讨生涯中所视察到的事实表明:昆虫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它过去怎样,将来也是怎样。由于视察与试验得到的事实,与理论不相符合,因此,整部《昆虫记》贯穿了对进化论的质疑。达尔文评法布尔:“我觉得在欧洲,没有任何人比我更敬佩您所从事的探讨事业。”并援引法布尔的论证来支持进化论。
作品影响篇二
《昆虫记》一版再版,先后曾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
该作全译本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昆虫学家的重视。中国昆虫学会组织昆虫学专家核定译本的昆虫名称,校正译文中的常识性错误,并对因科学发展而成为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加注说明。(沈阳日报)
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肯定的地位,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法布尔毕生从事昆虫探讨的成果和经验,具体视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1911年,法布尔被法国文学界举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昆虫记》被译成很多种文字出版。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法布尔的作品。
《松树金龟子》(谭常轲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99年版,原文有删改)被入选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书第4单元16课。另外,法布尔所写的《蟋蟀的住宅》被选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其次单元第7课和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第26课。
《昆虫记》被选为中国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学生必读课外书目。
创作背景篇三
1823年的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困的农夫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十五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老师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取得高校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后。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子穿着农夫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八十六岁。
昆虫记主要内容篇四
在《昆虫记》一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在书中,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探讨的经验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应社会人生。用通俗易懂、生动好玩和散文的笔调,深化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视察和探讨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酷爱和敬重,又传播了科学学问,体现了作者视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