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望海潮》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望海潮》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22/10/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望海潮》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望海潮》教学设计 】是由【麒麟才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望海潮》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气
1、了解作者,把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尝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漂亮的意境。
3、学****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同学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育对祖国河山的宠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尝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漂亮的意境;学****炼字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宠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学****方法
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课时支配:
2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开放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知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二、学问积累
1、词牌介绍
2、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进展有确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出名。
3、背景介绍
4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访问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访问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唱歌以使孙何知道,其次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三、
1、请同学听朗读录音(仅为参考找出瑕疵)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沟通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3、再读课文(配乐)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美,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颜色浓烈的而有气概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行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漂亮,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4、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
四、合作探究赏析(品尝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
鼓舞同学合作沟通分析自己宠爱的语句,依据不同语句侧重某一方面分析鉴赏
5
上片重点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下片重点赏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引导同学读透全词并有重点的进行鉴赏(从概括词意、分析意象、推敲词语、描述意境、修辞表现手法引导同学鉴赏,每个同学可以重点选取一句鉴赏,之后形成集体才智取长补短)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漂亮,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由于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
是主旨句,在结构上总起全文。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开放描写。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开放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比方浪花,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概,对浪花飞溅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大有滔天浊浪排空来,排山倒海山可催的气概。城外,烟云绿树环围着江堤平沙,江水涌起的波涛如霜如雪,钱塘天险无边无涯。钱塘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写杭州钱塘江潮是必不行少的一笔。
5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开放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状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富强;二是衣着状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诗人笔下钱塘繁华的不得了。
(二)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
“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特殊,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芳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从时间着眼,点出桂子
飘香的季节。“十里”,从空间着眼,渲染荷花的种植之广。这一句牵动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这些意象扑面而来读了令人心旷神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工整的一联描写的不同季节的美景写得高度凝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最美的景致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气。
6
传奇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特别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攻击南宋。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作者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虽是传奇柳永差点犯了个美丽的错误,就是把杭州美景写到了极至。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景美人更美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欢快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奇妙祝愿。“好景”,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奇妙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
五、问题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2、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
7
3、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杭州风物的赞美、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
六、方法探究
擅长铺叙,是此词的特色之一。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特殊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特殊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富强、美丽、富有。
七、拓展延长:
请同学回忆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
八、再读课文:
人说美景如画,然而这般美景生怕用完天下丹青描绘不尽,让我们再一次走进《
望海潮》,走进杭州,去体验那湖光山色,去巡游那布满魅力的人间天堂。
九、欣赏西湖十景图片、观看《望海潮》MTV吟唱本词
十、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用散文句描述你所宠爱的词句
2、图画描绘
3、试着以诗词形式描写自己生疏的胜地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