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镇中学生物学科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泗洪是江苏省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对本县农村中学进行了走访调查,得知大部分乡镇中学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存在得不到重视、学生厌学、设备欠缺等现状,如能以新课改为契机,改变教育理念,采取有力措施,就能走出困境,为当地的教育发展作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物学科;现状;改进措施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是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生物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乡镇中学,办学条件和办学观念一直比较落后,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而,望各级教育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乡镇中学生物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泗洪县生物学科教学面临的现状
由于中招生物分数较低,只有15分,生物沦为“三流学科”,变得可有可无。学生不重视。一切为了中考,一切为了主科。生物实验课不能保证正常开设,只是中考考理化生实验时,突击做实验。因此,学生非常不重视对生物的学习。
泗洪农村初中不少学校,特别是不发达的乡下初中,由于中考分数较低,加上乡镇中学的一些学科缺少教师,于是,很多生物学科教师转行其他学科(如改教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致使生物学科专业教师流失。
由于各种原因,泗洪乡镇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相对落后,部分教师不主动参加,积极研究,而是疲于应付,缺少紧迫感。大多数教师“一张嘴,一幅图,一根粉笔”讲课,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方法落后。生物实验课得不到重视,实验课大多是教师“讲实验”和同学们背实验的方式完成的。如此的“实验课”完全没有了原来的价值,生物课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特色,演示实验开出率得不到30%,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几乎是零,有的学校从没有上过实验课。
泗洪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及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生物常被看作为小科,实验设备严重不足,许多乡镇中学缺少实验器材,没有实验室,生物实验遭遇了巨大挑战,很多需要的教具、器材无力购买。生物课变得索然无味,造成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轻视和厌学,进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改进方法
生物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大纲明确生物课不是专业课,也不是劳技课,而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公民都必学的课程。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改变现状,探索有效的教法,提高质量。同时增加投资,改善生物教学环境,引进实验设备仪器,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生物课堂教学要面对每个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生物学科思维,完善健全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从生物的角度去了解科学、社会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一定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获得成功和价值的存在感,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改进教学手段
初中生物,和其他学科一样,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