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农业文化产业概论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文化产业概论论文.docx

上传人:晓熙 2022/10/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文化产业概论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农业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是由【晓熙】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业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消费的文化需求和娱乐需求;广大农民收入增长也逐渐走向瓶颈..近年来;我国建设新农村工作在不断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思路、发展新型农业成为重点研究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意农业应运而生..创意农业属于大农业范畴;是对农业产业化的拓展和延伸;文章围绕创意农业这一中心;结合国内创意农业发展的情况;探讨了迁西县发展创意农业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创意农业途径
目录
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鉴于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拉动就业、开辟脱贫致富新途径等方面的社会价值;文化产业被视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1..当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宏观思路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十二五”时期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2..近年来;虽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分配政策;将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至乡镇基层文化站工作;但由于艺术类专业人才较少;分配至乡镇的文化专干均为非艺术专业;严重影响着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多年来;国家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文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十七大召开之后;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倾斜;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加快;但进展还不够平衡..因此
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纵观全国各地的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我们发现很多地方把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简单的看成给农村多送几场慰问演出;给农民多放几次电影;等等;却没有考虑送出去的文艺给农民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应;能多大程度促进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样的送文艺能解决农民一时的胃口;却不能解决农民一世的胃口..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近年来;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农村的老年人虽对当地人文历史熟悉但难以有精力将其发扬;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儿童更不可能;而能够承上启下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不仅不能使当地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会导致农村优秀文化难以传承从而消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创意农业——农业产业化的拓展和延伸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
创意农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继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念也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3..
在我国;“创意农业”一词最早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两会上第一次提出;“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厉无畏对自己提出概念的阐释4..而我国第一家创意农业机构——洛可可创意农业也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宏大愿景下应运而生..
二国内创意农业的成功示例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2008年7月开园..南瓜公园占地500亩;种植南瓜、西瓜、蛇瓜等各类瓜果1000多个品种;游客在游览、休闲、采摘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园中特有的南瓜宴;是全国首家以单一蔬菜
——南瓜命名的综合性生态观光园..在12000平方米的南瓜品种展示大棚里;游客可以看到280多个南瓜品种;形态各异的南瓜有:小金桔、南瓜佛手、飞碟瓜、鹤首、甜蜜一号、迷你话筒、牛腿瓜等等;其中最大的南瓜重达360斤;而最小的只有鸡蛋大小..南瓜园600米的绿色长廊蜿蜒回绕;围篱上满是瓜藤枝叶;绿意盎然;黄、白、红、绿、青、蓝、紫的多彩南瓜悬在空中;大型南瓜雕塑“五子送福”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影..据了解;农业生态观光南瓜园的建立;为当地提供了200个非农就业岗位;同时还带动附近几个村的农民种植露地南瓜;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农民们组织成立了北京东升富民南瓜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生态观光南瓜园的渠道销售产品;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元..
..农业创意园位于庄行镇庄良路、A30高速交叉处的农业核心区内..园内建有50只现代设施大棚;这里就是那些高新珍奇果蔬的出生地..创意园拥有世界顶级创新果蔬种源500多种;种植的葫芦、南瓜;既可食用;又可观赏;做艺术装饰可保存多年..可以直接入口和榨汁的水果果蔬有水果玉米、水果黄瓜、水果西红柿、水果地瓜、水果洋葱等;糖度在8度以上;爽甜可口;基本无生腥味..还有五色茄子、五色番茄、五色胡罗卜;色彩斑斓;好吃又好看;拓展和延伸了水果和蔬菜的单一功能..创意园首创艺术农业、味觉农业;倡导的高新、高质、高附加值农业;已经成为庄行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亮点”..
..玉环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绿色窗口;集现代与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观光休闲于一体;坐落在玉环的北大门——清港镇西郊;处玉环与温岭城关的近中心地带;西濒乐清湾;与雁荡山隔海相望园区已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2005年底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园区分为入口服务接待区、观光果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休闲娱乐区、度假农庄区等五个功能小区..除入口服务接待区和度假农庄区在建需要完善外;目前已建成神农广场、演艺区、精品果园、水景园、认知园、童趣园、百鸟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垂钓园、烧烤城、拓展训练区等十一处参观游乐景点..每个景点各有特色;农业项目与自然景观互相衬映..
三、迁西创意农业的发展
一迁西创意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来;迁西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了以滨水休闲、山地休闲、长城度假、农业观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
“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旅游产品;使乡村旅游成为迁西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2009年;全县培育1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展170家“农家乐”经营户;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全县从事乡村旅游行业的人数达到1000人;全年接待各类游客20万人次;乡村旅游直接收入超2000万元;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
二迁西县创意农业发展的途径
..
创意农业是综合性产业;是以自然景观为载体;结合文化元素;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作物品种改良;采取园艺、园林手法对农场、农庄、牧场进行创意设计;将农业产业与当地的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组合;从而实现场景公园式、休闲娱乐式的目标5..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培育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
..
当有价值的创意与实际的产业真正实现融合时;才能真正使创意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当新形成的这些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整合、相渗透;并延伸拓展;进行深度开发;就能产生乘数效应;充分获取创意农业产业的效益..通过发展第一产业;大大带动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接待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的联动和融合;带动了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满足了游客购物的需求;进而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目标..
;以品牌延伸价值空间..
一些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打造品牌;将优良的环境、优质的产品、优势的产业整合起来;形成消费者竞相追逐的不可替代的品牌产品..努力打造“有影响、有潜力、有创新”和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较高、能够覆盖当地主导产业的乡村农业品牌..这些品牌应涵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乡村旅游业等;这些品牌既有区域品牌;也有企业品牌;更多的是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刘文;我国创意农业的现状调研及分析;大众日报;2010-12-3108:15
2王林;关于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研究;上海农业科技;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01--4
3厉无畏;发展创意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海创意农业奉贤论坛;2008;4:l一3
4季帅;创意农业的发展概念、类型和特征;山东农业大学;2007;10:29—32
5曾希;刘姗姗;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研究--上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