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1.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1.doc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2022/10/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1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生物教研组在学校教育处和教科室的组织领导下,在加强教研组建立、提高教师素养、强化教学治理、提高教学效益、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已顺当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业务学****提高自身素养。
1、开学初,我们组教师都仔细学****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悟新课标的精神,以根底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但仔细研读教材,还常常上网或到图书馆阅读相关信息,力求把最前沿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给学生。
3、本组每位教师在业余时间都能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连续教育培训,准时承受各种新学问,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二、加强常规治理,优化课堂教学。
学期一开学,我们就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规划,各年级的教学规划。为了催促每位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教研组每个月检查一次备课和作业批改,并量化评分,列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的教学要求。详细工作如下:
首先,能有规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业务学****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互听课、互评课、网络教研等方方面面。通过有规划的教研活动,教师们的业务力量、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教研组按月对各位教师的教案进展了仔细检查,我们组每位教师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准时写好课后反思。
第三、仔细做好互听课、互评课工作。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在15节以上,老教师每学期听课在10节以上,并准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组各位教师做的都特别好,根本不用组内召集,大家都会自觉去听课,取长补短。听后并能准时交换意见。
第四、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各年级都有规划的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作业,在我们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中,总体感觉是:教师批改作业仔细,所布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真正发挥了作业的应有作用。尤其要提的是,在常规教学中,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生物组的自觉行为。由于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充分感受到这种合作学****的优越性以及在促进自己专业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的详细做法是:首先是自己阅读教材、课标,对本节内容有个大体了解,然后同学科的教师明确本节的课标要求,不要偏离了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们争论本节的重点与难点的解决方案,各抒己见,从中选择一种大家均认可的最正确的处理方法;第三,商讨本节的导言设计、内容的先后挨次(可不必根据教材挨次)、学问的前后连接等;最终也是关键的一点,我们设计的只是本节的骨架,如何让它饱满起来,还需要教师连续努力,与老教材对应起来,做适当删减、补充,既培育了学生的力量,又能与现有的考试机制接轨。
三、不断完善个人博客空间,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网络教研是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教研群体活动,能够到达一种区域的共享、互补的成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网络教研,也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师互动。同时可以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为敏捷,也为资源再生供应了一个空间和保障。增加了教师参加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准时性和实现互动沟通的广泛性。
本学期组内各位教师积极协作学校,在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后,并没有只留于形式,而是真正发挥了它的网络教研作用。在博客上大家上传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并随时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反思发表在上面,与同行们准时沟通。我们也尝试在博客圈内进展互评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平常碍于情面有些话当面不好说,在这里大家都能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使评课环节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仔细总结新课程改革阅历,连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在组内仔细总结了课程改革中的阅历,在总结过程中,大家惊喜的发觉,通过新教材教学方面的尝试,很多教师的角色地位和教学行为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转变:对新教材有了深刻熟悉;在课堂上教师已不再是灌输者和塑造者,在新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沟通、沟通、合作和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展。在新课改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困惑,比方:学生的思维进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不扎实,跳动性大;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进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是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严峻;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额的状况下小组合作学****有肯定的难度....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良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