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生理社会因素与精神卫生 】是由【文库姐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生理社会因素与精神卫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章亚个体
精神卫生学
(一)
毛富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
精选ppt
第一节精神障碍病因学概述
一、精神障碍病因学特点
病因未明:多数精神障碍无明确病因与发病机制,也无明显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1、人类精神活动复杂性:
2、现有科技手段有限性:
3、异质性疾病:表现相似,但不是一种疾病。
4、多因性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精选ppt
二、精神障碍常见问题与讨论
问题一:父母是精神障碍,子女就一定会得精神障碍。
问题二:精神障碍是外界精神刺激的结果。
1、病例一:外伤导致精神分裂症。
2、病例二:失恋导致抑郁症。
问题三:精神障碍是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
问题四:精神障碍只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没有作用。
问题五:精神障碍只需要心理治疗,药物有毒副作用。
问题六:精神障碍治疗只是医生的事,和家属没有关系。
问题七:精神障碍只要得过一次以后,以后就总会复发,不能完全治愈。
精选ppt
三、精神障碍病因学分类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遗传是基础,环境是条件。
苯丙酮尿症←------------------→急性应激性障碍
2、素质因素:
即疾病易感性,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生命早期形成(遗传、围生期、婴幼儿期)。
3、诱发因素:
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4、持续因素:
抑郁症之后婚姻危机;精神分裂症后失业。
精选ppt
四、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病因模式
精选ppt
第二节生物学因素与精神卫生
一、遗传因素:
染色体(基因)是人类生物和心理特征的基础。
染色体畸变(数目和形态结构异常),单基因病(引起酶的质或量的变化),多基因病。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物质滥用等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一项对119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54576名家属进行的家系调查中,精神障碍患者956名,‰,是当地一般居民的6倍多(‰)。
另一项研究,父母均为精神分裂症的85个患者,%,为正常家庭的90倍左右。
精选ppt
二、躯体因素
精神活动是大脑的功能。
脑器质性病变:额叶、颞叶、胼胝体、基底节等。
急性、慢性躯体感染和颅内感染(败血症、伤寒、肺炎、脑膜炎、爱滋病等),或者一些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和血液系统等疾病,如果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衰竭、缺氧、毒性中间代谢产物等均会引起精神症状。
三、物理因素
颅脑外伤,可导致短暂的或迟发而持久的精神障碍。
精选ppt
四、化学因素
接触与使用多种化学物质,均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部分物质长期使用还会形成物质依赖。
成瘾物质:海洛因、吗啡、苯丙胺、大麻等。
生活常见精神活性物质:酒精、尼古丁。
医疗用药:阿托品、异烟肼、皮质激素等。
工农业毒物:有机磷农药,苯、有机汞等易挥发物质,铅、铜等重金属。
有毒食物:蘑菇。
一氧化碳。
精选ppt
五、性别因素
非致病因素,但对精神障碍发生有显著影响,许多精神障碍的发生和转归有明显性别特征。
儿童期精神障碍、酒精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好发于男性;
抑郁症、更年期精神障碍、进食障碍、癔症女性发病率比较高等。
精选ppt
六、年龄因素
年龄非致病因素,但不同年龄可发生不同的精神障碍;有些精神障碍在不同年龄发病率也不同。
儿童少年期是发育障碍的高发期,某些儿童期精神障碍如多动症成年期后可能好转。
某些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好发于青年期;
更年期精神障碍发生于45-55岁之间。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等则多发于中老年期(60岁以后)。
精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