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原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原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docx

上传人:再良 2022/10/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原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原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 】是由【再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原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
在中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勤劳的史前中原先民创造了古老的黄河文明;此后不管是伏羲、燧人、神农的三皇时代,还是在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历史时代,甚至一直到北宋时期,河南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端之地;河南这块古老的黄土上都书写了厚重辉煌的中原文化,奠定了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专家称,没有中原文化仅指河南的文化,不包括周边几个省就没有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母体文化的中原文化在文字、文学、戏剧、科技、医学、音乐、美术、建筑等与文化有关的领域都曾经在中国和世界引领数千年;
一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脉
中原文化和河姆度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巴蜀文化等文化共同孕育了华夏文化的文明;而这些创造中华文明的多源头文化中,由于中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统治阶级所赋予的政治经济中心等诸多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中原文化的水平质量之高,不得不让中原文化在海内外形成了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几千年处于主导地位的共识;而中原文化也确实是中国文化的摇篮;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在河南,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就有50多处,这种七、八千年的文化遗存在郑州市就存在了30多处,仅新密一个县级市就有,新密莪沟北岗遗址、马良沟遗址、新密老城遗址、高沟遗址都堪称裴李岗文化的代表;出土的各种各样的磨制石器具,表明了河南原始农业发展,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同样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之后出现的河南的仰韶文化则在中国史前的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而郑州市发现的大河村遗址堪称仰韶文化中最靓的明珠,是河南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此外龙山文化遗址、二里头等文化遗址都展示了河南在古代的辉煌文化;
“豫州居天下之中,得扶舆秀杰之气,钟灵独厚,而河洛尤为万世文字之祖”;“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开端的标志;最早记载河图洛书的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的“河”指黄河,“洛”则指洛河,“河出图”之地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会盟镇雷河村,“洛出书”之地在今河南省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村;“河图”是中国最早的图画;学者称河南是中国美术的发源地;此外夏朝历法的出现,商朝文字的出现,则开辟中国万世文明的基业;然而中原文化的重大发展是在夏朝到北宋这三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奠定了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根脉的地位置;
二、中原文化托起中国文化的高峰
中原文化的重大发展是在夏朝到北宋这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文字、文学、戏剧、科技、医学、音乐、美术、建筑等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文字方面,在甲骨文出现以前,虽然也发现了符号式的图画文字,但还不成熟,甲骨文的出现作为基本成熟的汉字,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用笔、结体、和章法,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书法第一笔;
在文学方面,就拿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来说,在风雅颂中最精华的15国风中,有十国就在河南境内,有113篇就是我们身边古代社会民风俗;河南产生了老子、庄子、墨子、等大量的先哲涌现出了诗圣杜甫、文圣韩愈、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圣人,有人曾经做过粗略统计,这段历史时期,河南涌现出了在文字、文学、戏剧、科技、医学、音乐、美术、建筑等领域上近百位在全国独步的文化名人;
就拿中原美术的一个旁枝——河南的书法史来说吧,河南发现的甲骨文开了中国书法的先河,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领域中第一种书体的产生;又加上郑州、安阳、郾师等都曾经是商王朝的都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当时人们重要的活动区域,先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简朴古拙的青铜铭文;这些铭文就是金文,是秦代小篆的前型;李斯从容雄浑,方圆绝妙的小篆书体得以处处刻石,不仅显示了秦朝威服六国后的强大,而且李斯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家书法家而光耀千秋;
出生于河南郾城县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这位文字学,训诂学,语源学的开山祖师,它所着的说文解字为后世书法艺术评析字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堪称中国汉语史上一部空前绝后的学术着作;
东汉时期出生于河南开封的着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蔡邕,不仅擅长篆书和隶书,而且独创了飞白书,他的隶书被称后人称之为“八分”,赢得了“八分圣手”的美誉;其女蔡文姬也是一位着名的女书法家;
东汉末年,河南禹州人刘德昇首创行书,开创了中国书法由楷入行的先河,被誉为“行书之祖”;
三国曹魏时期,河南许昌人钟繇在中国书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中国书法由隶入楷的新貌,首创了楷书;被后人称为“楷书之祖”;也是中国文人书家有可靠墨迹***的第一人,与张芝和王羲之齐名,被后人称为“钟张”、“钟王”;其子钟会也是一位书法大家;
北魏开封书法家郑道昭所书气势豪放的郑文公碑,横扫一世之妙,被称为圆笔“魏碑之祖”;和书圣王羲之合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南北二圣”;
河南洛阳龙门的浑厚雄强的龙门二十品,为中国魏碑书体的正宗;其对世界东方书坛的影响之深,之广一直延续到现在;
唐朝时期,河南禹州的禇遂良以丰丽妩媚的唐楷书法被后世誉为中国书坛上的初唐四杰之一;
北宋时期,由于皇帝对中国的书法的钟爱,古都开封成了中国书法的中心,宋太宗赵光义、宋仁宗赵祯、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都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一笔;而且刻帖之风盛行;留下了淳化阁帖和有中国古代书法的汇录之称的宣和书谱两部着作;涌现了苏、黄、米、蔡“宋四家”等独步当时的书法大家;
得此一斑,可窥全豹;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是不为过的;
三、古代河南美术成就穿越历史时空
河南居九州之中,故称中州;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最早的彩陶在距今7000年前出现,如在河南省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泥质或夹砂红陶,上面就有绳纹、篦纹、乳钉纹等;河南渑池、陕县庙底沟、河南临汝闫村出土仰韶文化的彩陶;这些自然素朴中见奇趣的最早美术作品书写了中国美术史上精彩的篇章;
最早记载河图洛书的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的“河”指黄河,“洛”指洛河,“河出图”之地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会盟镇雷河村,“洛出书”之地在今河南省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村;“河图”是中国最早的图画;学者称河南是中国美术的发源地;
先秦时期,中国的绘画以人物肖像画为主,这些具有传统绘画意义的壁画和帛画寓兴衰鉴戒、褒功挞过于其中,为维护礼教服务;1975年的冬天,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建筑壁画残片;在涂着白灰的墙皮上,以红色的宽线条和黑色圆点绘出的卷曲对称的颇有装饰趣味图案;秦汉时期,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图绘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如后汉书马皇后纪云:汉明帝偕同马皇后观宫中画室,内有娥皇、女英、陶唐、帝尧等古代帝后像壁画;厚葬之风大盛;后汉书马武传载,明帝永平年间,在河南洛阳南宫云台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绘制了“云台28将”;明帝还派遣蔡愔、蔡景赴西域寻求佛法,从月氏偕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挟佛经及释迦像东还洛阳,遂于洛阳西门外,建立白马寺,寺壁绘制千乘万骑群像绕塔图,此乃中国寺院壁画之肇始;
秦汉以后厚葬之风大盛,墓室壁画成为主流,1976年在河南省洛阳市发现的西汉中晚期的卡千秋墓,壁画绘制于主室,男墓主持弓乘龙,女墓主捧鸟乘三头凤,在持节方士与仙女的导引下,由仙禽神兽卫护升天的景象;1957年下半年发现于河南洛阳老城西北的西汉晚期烧沟61号墓;保存着精美豪放的“二桃杀三士”“鸿门宴”的历史故事画代表了西汉绘画的艺术成就;此外在河南还发现了河南洛阳唐宫路东汉墓、河南密县东汉墓等;在河南的南阳、郑州等地出土的许多画像砖石,古代的艺术匠师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作了许多简洁有力、形象生动的精美的图像,在中国的美术史上留下重要的篇章;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的绘画艺术,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此时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出现了专业画家;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了,在创作方面,人物画成熟,佛教画兴起出现了卷轴画作品,出现了画史上最早有可靠记载的画家;也出现了系统画论的产生,在此时河南的画家并没有落后,刘宋时期的河南人宗炳,这位山水画家一篇画山水序一文,提出了“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作构思方法,表明了他对山水画的理解,代表着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
隋唐时期中国的山水画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是中国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唐朝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物画得到了重要的发展,河南禹县出现了一位被千百年来尊为画圣的画家;他就是吴道子,他少时贫穷孤苦初为民间画匠帮工学画,曾学****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为绘画,“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画名日隆;被唐玄宗召入宫廷,作为宫廷画师;从此未经特许,不得为外人绘画;吴道子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宗教画上,擅长画道释人物、车马、桥梁、山水花木等;他以旺盛的精力和不平凡的创作热情绘制壁画300余壁,奇踪异状,无一同者;诗圣杜甫看此画题诗云:“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扬;”关于这位画圣的画技,在宣和画谱里有段记载,他画弯弧挺刃,屋宇柱梁,不用界笔直尺,画圆光也不用圆规,皆一笔而成;数仞巨型壁画,或自臂起,或自足先,巨状诡怪,肤脉连接,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馀;其在兴善寺中门画内神像,长安市民不分老幼士庶,蜂拥围观;吴道子对中国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笔法流转洗练称之疏体,其作画时“立笔挥扫,势若旋风”用兰叶描线条来表现佛国人物的衣纹的飘然欲飞的仙姿;时人说“吴带当风”;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的样式,称为“吴家样”;其用焦墨勾线,薄施淡彩于墨痕中的艺术风格被称之吴装;吴道子画风影响深远,千百年来被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奉为“祖师”实不为过;
五代两宋是唐朝之后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辉煌鼎盛的时期;五代时期虽然中原大部分陷于战乱,破坏了中原绘画的隆盛局面,可是河南仍然走出了许多的画家;出生于河南沁阳的荆浩就是其中的一位荆浩是北方山水的开创者,五代后梁人;唐末,为躲避战乱,隐居于太行山中,携笔墨写生于山林,画松树逾数万本,对北方雄伟秀丽的山川有着较深的认识和感受,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全景构图的先河;荆浩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笔有墨,自成一家,被誉为“唐末之冠”;荆浩在山水画理论着作笔法记中不仅提出“图真”、“搜妙创真”,针对山水画的创作还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六要”和笔有“筋、肉、骨、气”“四势”;他开创的中原山水,在中国画发展的漫长的历程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经济文化发展,首都汴京,画家云集;宋代皇帝及其宗室情钟书画,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鉴定宫廷藏画,编宣和画谱;形成了继长安洛阳之后的又一古代绘画中心;世俗美术的发展、宫廷绘画繁荣、职业画家活跃,绘画的题材风格多样化;出生于熙宁、元丰年间的河南温县的山水画家郭熙善画山水,全以水墨,独步一时,评为天下第一,其自放胸臆,独成一家,对当时画院内外的山水画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林泉高致的绘画理论,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画论着作;标志着中国的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的阶段;出生于河南孟县南宋山水四家之一李唐是承转两宋画风的关键人物,其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采薇图等不朽画作传于后世;此外还有北宋的重要宗教画家武宗元;宋室南迁,元明清政治文化中心北移,中国画遂衰,河南画坛,陷入低谷;
中原美术的鼎盛,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延伸、传承,对现代中国、东南亚以及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中原古代美术对现在河南影响
宋室的南迁,元明清政治文化中心北移,长期以来河南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社会的不稳定让河南的美术事业遂衰,河南美术事业陷入低谷;
可是河南辉煌的文化史和美术史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停滞,它仍旧发挥着它包前孕后的功能;民国初年,省立开封师范及其它师范学校也设立了艺术专科,设置了美术教程;促进了河南美术事业的发展;建国后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及郑州艺术学院等学校美术专业的设置刺激了河南美术事业的发展;一大批大师级的画家独步中国画坛,他们有的根植河南,有的为美术事业奔向全国,如吴法鼎、李剑晨、丁折桂、谢瑞阶、马基光、贺志伊、叶桐轩、胡蛮、夏风、康师尧、陈瑶生、懒悟、李丁陇、卢光照、魏紫熙等;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美术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综合性美展金奖零的突破,美术创作与国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省内创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美术、书法作品,举办了多届的学术性展览;油画界、国画界、雕塑界等都举办了带有展望和回顾性的学术研究与展示交流活动;
1980年5月,河南省美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产生了协会的领导机构和42人组成的理事会;次年,河南美协主席谢瑞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待厅创作了巨幅国画大河上下浩浩长春;向省内外展示了河南画家的风采;这年河南的14件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杨宗军未污染的水米希广大地飘香分别获二三等奖;在1984年7月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美展”中,河南有80件作品入选,王宏剑的奠基者、曹新林的粉笔生涯获铜奖,谢冰毅的黄河之秋获铜奖;还有11件作品获优秀奖;一下子进入全国中游;1989年的“全国第七届美展”中,河南入选77件,其中卢波的雕塑好喜欢获银奖,段正渠、丁昆、毛本华、李伯安、张灿星获铜奖;河南仍居中游;在1994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河南省美协、河南省文化厅承办的“全国第八届美展”中,王宏剑的冬之祭、李建忠干果、李明的太行浩气、王颖生的苦咖啡获奖;另外还有14件作品评为优秀奖;在1999年的“全国第九届美展”中,70件作品入选,9件为优秀作品,王宏剑的阳光三叠获金奖,段正渠、陈文利、李大鹏获铜奖;成绩居全国第十;
在去年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河南省文化厅承办、河南省美术馆协办的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上,河南又取得较好的成绩;河南省美术馆连续举办的两次“河南省美术馆学术提名展”;都推动了河南省美术事业的发展;
现在随着社会的稳定,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便显得迫不及待;
甚至近几年美术书法在一些小学生中也引起美术热我想这一切都与中原厚重的文化有关,与河南省古代煌煌万象的美术史滋养有关;
五、当下发展河南美术事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现在中华民族正在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我们今天所从事的美术事业都是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作积累;我个人认为,发展河南美术事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该加强政府对美术事业的宏观主导作用;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申报工作会议上所讲的那样:“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文化的发展和强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通过文化工作振奋民族精神,培育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既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重大问题,也是文化自身发展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应该为美术家的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作出正确的引导方向;让艺术家摆脱当前物欲下的浮躁,让艺术家的作品幅幅都是精品,能经受住历史和时代的检验;
2、该加强对河南美术馆的建设和收藏资金的投入;
在一次全国美术馆工作座谈会上,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现为中国美术馆馆长说:“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美术馆事业的作用地位,都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物化形态,是一个民族艺术创造力和产品的展示长廊,是图形化了的见证社会历史发展的坐标;这是一个健全的美术馆应该有的功能,是当代重要美术成果集大成的一个展示场地,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专门文化机构,也是传播艺术知识审美教育的神圣殿堂,在美术创作、生产、展示诸环节中,美术馆是重要一环,担负着收藏、研究、保护、展览陈列等职能以及相关社会服务和审美教育;”
美术馆是保护公共文化财产的场所,艺术遗产只有变成公共文化财富才能传之久远;如今,上海市政府每年在上海美术馆投入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收藏,深圳市也设立1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当地美术馆的收藏;江苏省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等省级美术馆的经费都全部来源于财政核拨的全额拨款;现在,河南一些文物商店、私人画廊、私人艺术馆、民间收藏家都在竞相争购名人字画;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统一的管理,给将来美术馆的收藏带来很大的冲击;有些作品在画家、收藏家的后人手中,由于后人改行,不懂或无条件保存,由于虫蛀等自然破坏,再不抢救,则面临着消失;由于作品分散,画家的史料、笔记、草图、速写、手稿、照片等的收集工作也没有跟上,对现在和今后河南美术史的研究编写、出版都带来困难;美术馆是保护公共文化财产的场所,艺术遗产只有变成公共文化财富才能传之久远;为了河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抵御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政府应该加大对河南省美术馆的收藏资金;
3、当前应该整合河南省美术资源拉升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
河南现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远远落后于江浙等美术大省;当前在河南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潮中,应该整合河南省美术资源,让走出河南省的美术家回流;所有的美术家应该抓好机遇,努力创作;为中原美术的发展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