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特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是由【小果冻】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特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它是以有效培养和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开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联系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的以“竹文化〞为载体创立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我从“内容、形式、评价〞三方面进行了互动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内容选择上的互动。传统教学一般都是老师确定学习内容,学生围绕这个内容来展开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明显不适合用在开放性、自主性很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应该让学生这股鲜活的力量参与到活动内容的选择中,把课程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使得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有了更宽阔的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师生共同选择课程内容的局面,这不仅使课程丰富多彩,为学生所喜欢,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的开展,力求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色:“人性化〞、“生活化〞、“乐趣化〞、“个性化〞。
资源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熟悉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如何既开展、创新农村,又治理、预防环境污染〔可持续性开展〕不仅是政府、社会、大人的事,更是未来农村主人的事,对学生进行的调查分析中可看出学生对农村科技开展和环境治理等有浓厚的兴趣,我校局部教师也有这方面的专长;农村有较为丰富的综合活动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借助现实的社会资源和师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学生的需要展开内容上的具体选择。
例如: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以“竹文化〞为载体创立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内栽种了许多品种的竹子,也围绕竹子开展了许多活动。前段时间,我班几个学生发现栽种在花坛里相近的几株竹子的竹叶变黄了,竹子也像生病似的没有了一点生气,而附近其余的竹子却长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于是他们就跑来问我,我看时机成熟就讨论以?病竹成因?为主题,发动其他同学一起去调查了解,尽早帮助病竹恢复健康。首先,我们调查了这几棵竹子在移植时根系是否遭到严重破坏,栽种方法是否得当;接着,我们对土壤进行取样调查,请科学老师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测试比照;还有的同学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上网查找病因,向农林专家请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内容选择上的互动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关心的事;感兴趣的事,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本框架,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调查研究事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形式的互动。为了确保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将班队活动、课内外活动、学校传统活动、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形式的选择上来,然后,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在辅导老师或家长的带着下,可以集中组织参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每次活动前学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安排活动有序进行,如需上网查询资料的有多少,走访调查的有多少,校内活动的有多少,校外活动的有多少,每项活动都有专人负责。这样在活动中采取互动形式使组员既有分散活动又有相对集中,充分发挥了个人潜能,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学共进。
1、互动环境的创设:这个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从物质环境来说,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需提供一个适宜的空间,课桌椅的排列是非常讲究的。如综合类技能操作课程?竹刻?课的椅子的排列方式很有特色,充分表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位于教室的中心位置,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同时便于教师深入到每组、每一个学生中进行教学指导。
2、互动行为的组织:互动式行为模式的组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伙伴式、对手式、小组式和群体式。在课堂可上根据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模式,例如,为了培养小组之间的竞争精神,可采用小组式,对手式,如看哪组哪个同学“竹编〞既快又好;为了发挥小组的凝聚力,小组成员之间又是亲密的伙伴关系;为了共同完成所有作品,须强调组间的合作,能力较强的组长常常会走到其他小组,指导能力较差的同学,因此这种组合又变成了群体式。
例如:在调查环境污染对竹子的影响时,多媒体出示环境污染对竹子造成的影响然后问:“你准备做些什么?〞顿时,全班的同学活泼起来了,纷纷举起小手、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想立块牌子,写上‘您好,请别倒垃圾’。〞还可以写“保护家乡的竹子〞,还可以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编一首“保护竹子的儿歌〞。“写封信给县长,请求政府出钱,净化环境。〞“写封信给居住在竹林边的居民,希望他们不要再往竹林里倒垃圾、排污水〞。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我把这些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形式,并自主的组成研究小组,各小组进一步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形成初步的活动方案。
让学生围绕调查内容各显神通,有的将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拍
摄,有的取回污染物,查出污染源,还有的对居住在竹林附近的人们和附近工厂里的工人、厂长进行专访最后按小组写出调查报告、建议书等。让他们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得出环境污染对竹子的危害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更多的学生变成了“小问号〞、“小发现〞、“小能手〞。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互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我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时强调了“三个为主〞:〔1〕以学生自评为主;〔2〕以注重过程评价为主;〔3〕以开展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开展情况作为我们评价的内容,评价方式主要采取汇报、作品〔成果〕展示、演示、表演、调查报告,活动竞赛等形式,既可以用书面汇报,也可以用小论文的形式交流,也可以用图片、表格、照片来展示。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表达正面鼓励、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的原那么,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连续性。活动中,我还提倡用评价“成长记录〞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之中,“记录〞中可以包括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教师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成长记录〞评价表达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过程性,评价功能的鼓励性。
如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变化,可以通过以下量表进行评价,借助学生、小组、家长和教师等多元角度的参与,使评价活动互动化。
项目
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小组评
家长评
教师评
活动参与
平时表现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评价表〕
活动展示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测验中最好一次计算〕
总体评价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对平时表现以及测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改进意见
找找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合作交往
平时表现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评价表〕
活动展示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测验中最好一次计算〕
总体评价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对平时表现以及测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改进意见
找找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活动成效
平时表现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评价表〕
书面检测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测验中最好一次计算〕
查看资料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按平时测验中最好一次计算〕
总体评价
很好-A,较好-B,一般-C,较差-D
〔对平时表现以及测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改进意见
找找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所研究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就应该以活动的开展情况来作评价,通过以往表现、常态表现以及目标理想表现,纵向评价学生的真实开展状况。
评价内容个体化:对于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此,我们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出发,应以开展为基点,从学生的活动参与、合作交往和活动成效等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使每位学生在个体开展的根底上有所提升。
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往,我们常常强调采用定量的方法去评价我们的学生,因为它精确、客观,但我们知道人的很多方面是不能单用定量的方法去进行评价的,如人的态度、兴趣等方面就不容易量化。再有
个体的开展是有差异的,我们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甚至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去衡量我们每一个个体,目的在于促进每个个体积极主动地开展。
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快、更健康地开展,因此,我们以开展为归宿,从学生、家长、教师的不同层面来开展正确合理的评价。
评价过程动态化: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开展为主导,通过共商制定开展目标、选择设计评价工具、收集分析资料数据、定位评价促进改进等过程的循环实践,促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健康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上下的制约,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须对互动的程度、互动的组织做恰当的要求。另外,教师也应了解互动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社会性行为的培养,表现在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形成、合作意识的开展、互助精神的养成、有效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开展等多个方面。通过互动式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升华,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联系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架起了一座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