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补充.doc

格式:doc   大小:13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补充.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7/8/17 文件大小:1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补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嘉兴市初中语文
经典古诗文背诵篇目
(2015年版)

九年级上:
1.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3.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 望海潮(东南形胜)
(红笺小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欲共高人语)
(郁孤台下清江水)
(绕床饥鼠)
(昨夜雨疏风骤)
(天接云涛连晓雾)
(少年不识愁滋味)
(醉里且贪欢笑)
(夜饮东坡醒复醉)
(莫听穿林打叶声)
·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字词注释:
(1)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
(2)谢:凋谢。春红:春天的花朵。
(3)寒雨:一作寒重。晚:一作晓。
(4)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5)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意为令人陶醉。留,遗留,给以。醉,心醉。
(6)几时重(chóng):何时再度相会。
(7)自是:自然是,必然是。
这首词当作于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二年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铚《默记》卷下)。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1)词的上片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词人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林花凋谢、春红已去、风雨交加的暮春图景。词人借此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感慨。
(2)下片中“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一句是词人的直抒胸臆吗?试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答:不是直抒胸臆。词人移情于景,采用比拟的手法,将林花人格化,写其流泪留人,巧妙地将词人的迷离和惆怅的心绪表达了出来。
·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字词注释:
(1)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2)潺潺:形容雨声。
(3)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4)罗衾(音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5)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6)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7)凭栏:靠着栏杆。
(8)江山:指南唐河山。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思考】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你能用词中的内容来诠释吗?
李后主因有赤子之心,所以情真意切,表达出亡国之苦,真挚动人。且能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如“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但李后主对故国之思,只限于对***靡的荒唐生活的回忆,只表达了亡国之悔之痛,全没有对之所以亡国的深刻反省,因而不为阅世深者,全凭一腔真情。
·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