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doc

上传人:wltawn 2022/10/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是由【wltaw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开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在2002年新生入校时只有两个学生有手机,到2003年增加10人,到2004年有手机的同学已经达23人。这和兴隆地区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广州,北京等地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超过了76%,重点中学超过90%。)相比比例相对较小,,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发短信占52。1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和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络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宏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
一,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颖事。2004年6月我校期末考试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利用手机***,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考虑,,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明明在网吧玩游戏,。无论是***,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精品文档请下载)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安康
继网络之后,近两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互相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标准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已有媒体惊呼"谁来杀短信黄毒",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展”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觉察,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安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假设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承受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安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安康.
(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尔。(精品文档请下载)
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安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承受4小时频率范围和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构造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说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如今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要脆弱,,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到达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精品文档请下载)
5,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辩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对抗才能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经法医鉴定,,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中国经济时报》2004/07/29)(精品文档请下载)
6,,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
二,学生佩带手机的原因
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络;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对策
手机渐入校园和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学****生活和身心安康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学生佩带手机行为进展正确引导呢我认为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没有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也是不行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1,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正人先己”,教育要先从老师做起,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例如,在上课期间老师不开手机或不带手机进教室,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安康的短信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校要制订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校园手机族"戴上”金箍咒”.例如制止在上课期间或图书馆使用手机,一经发现进展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一些处分措施,对用手机***的行为要严厉制止等。上海市建平中学是国内最早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采取管理措施的学校。北京的人大附中,四中,首师大附中等京城名校纷纷作出口头和书面要求,,湖南师大附中推行"校园文明规约",提倡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精品文档请下载)
3,学校应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思想上真正实现转变,,使学生从自身进步认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在班上展开讨论,正反双方都从网上,报刊和现实生活中搜集了大量资料和素材,讨论非常剧烈。活动完毕时同学的口号是:别让手机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回绝不良信息,做文明公民!(精品文档请下载)
4,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师生共同搜集和查阅有关资料,理解手机的性能和对人体的危害,教学生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书包里,,要教学生别给陌生人回信,,不发内容不安康的短信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5,学校要和家长配合。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安康知知甚少,对学生用手机多数时间是发短信和玩游戏,他们也是半信半疑,,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必要时调取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老师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络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6,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明确对用手机***这种行为的处分手段,彻底杜绝利用手机***现象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让学校和老师"有法可依"。(精品文档请下载)
7,社会言论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只要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生佩带手机所带来消极因素就会漫漫改变。(精品文档请下载)
8,,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黄志坚教授说"目前,影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为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二为"望子成龙”中的重心失误,三为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四是网络,短信的监管乏力”。现有法律对不良电子信息危害的行为,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目前仅能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对发送***秽黄色手机短信的行为进展处分,,建议政府应尽快完善立法,各有关部门要依法治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远程通信工具和群发通信传播有害信息,保护青少年身心安康.
(精品文档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