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10/1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摘要:
国际直接投资(FDI)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也对东道国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改变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并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FDI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升级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FDI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导论
国际直接投资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在我国的特定情况下,FDI则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过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它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我国产业结构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部门内部构成的比重等。产业结构是由国家(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经济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
研究产业结构主要通过两个指标衡量:一个是就业结构,另一个是产业产值结构。FDI与劳动力作为要素投入,在规模效益一定时,通过增加其投入量可以推动产值的增长。但FDI和劳动力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二者的要素配比关系,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定量的资本则必然要求增加相应的劳动力投入。因此,FDI对就业存在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两方面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就业人口的非农化,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作为产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业结构更能真正体现一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情况,就业结构的变动将同时导致产业内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变化,由此带动产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值结构的改变。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指标就是产值结构的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产值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分析各产业产值的变动以及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发展重点。FDI通过其投资的流向和变动来直接或间接影响就业结构、产值结构,最终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变迁。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是我国外资的逐步引入阶段。1978-1984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仅
,,FDI仅在我国少数地方的一些领域得到利用。在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在农村和农业改革上花了功夫,是农业迅速发展时期,使工农比例不协调发生了改变。1978年,第一、二、%%%;到了1984年,%%%。第一、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劳动力变化趋势与三个产业的生产总值变化不太一致,%%%;%%%。劳动力在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下降,在第二、三产业占所比例上升。1985-,。这一时期我国主要是通过对外借款来吸引外资,FDI在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由于对外借款无法解决资金利用效率和技术引进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我国属于低效率的利用外资。但在我国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FDI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此期间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外商主要采用“绿地投资”,即上新项目、建新企业,并能在当地雇用大量劳动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这些数据显示了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且第二、三产业的GDP比重也不断上升,
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阶段:1992至今,是外资在我国的空间发展阶段。收购兼并或投资控股等方式成为主流,通过资金的渗透和联合,全球跨国企业在中国迅速的建立起一批生产基地,并逐步实现本土化经营。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FDI在一路攀升,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自1992年起,利用外资在资金规模上已超过国家预算内投资,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仅次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的第三大资金来源,而FDI在利用外资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下图是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概况:
年份总计金额对外借款FDI外商其他投资额
1979-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979-2007




金额单位:亿美元
且外商投资企业更乐于开发新产品,2003年仅占统计企业总数20%%%的新产品利润。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中,%,;%,%,且内外资企业的这种差距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新产品就会有新的市场、新的营销手段,从而需要新的技术人员增加了就业人数。而FDI主要投资于第二、三产业促进了就业人口的非农化和二、三产业比重增加。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在此期间第二、三产业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设备迅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1992年,第一、二、%%%2007年,%%%。%%%%%%,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整体产品结构的更替和优化。
三、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GDP保持以9%高增长率不断攀升,就业水平不断提升。早期的FDI主要看好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投资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电子元器件、箱包、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投资大多数集中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大力发展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微电子业、通讯设备业、家用电器业、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都属技术、资金密集型。再加上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向技术型行业的转变,可见,我国FDI资本有机结构提高,并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是在经济发展中我国产业化结构与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与国际规律相比仍有明显偏差。第一、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偏低,2005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32∶64,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左右。相比之下,,,。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2005年,%,%。%。同时在全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制成品出门占其全部出口的96%,%。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大幅增加,%和43%,分别占全国的70%%
。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据海关统计,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920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8%,。我国出口型产品有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的趋势,但总体说来我国还是一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对外出口的贸易总额中有57%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5年超过2500亿美元,占整个贸易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加工贸易,并无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结合我国结构现状,我国利用外资政策需要调整,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为进一步创造引资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我们应该重视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的全民意识;完善产业政策形成机制,着眼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切合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和国际产业资本流动趋势,适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目标和引资重点,建立动态跟踪、缜密研究、快速决策的产业政策形成机制;重视政策设计与政策创新,提高政策效率与效用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打破服务行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优先扩大对内开放,鼓励和培育国内市场主体。鼓励外商投资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以软件开发、数据处理、职能承接等为优先发展方向,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国内外包业务的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参考文献
⑴《FDI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负面影响》马娉李好好
⑵《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动态效应分析》王海军
⑶《外商直接投资于中国经济增长》王虎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