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docx

格式:docx   大小:4,14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docx

上传人:nhtmtr11 2022/10/10 文件大小:4.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是由【nhtmtr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Fourshortwordssumupwhathasliftedmostsuccessfulindividualsabovethecrowd:alittlebitmore.
------------------------------------------author
------------------------------------------date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上一堂课我讲到,四大主要笔画横竖撇捺都可以有趯。今天就讲讲这个问题。
记住,写趯的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主笔+踆锋+趯。

先说说横笔尾部加趯。横笔加趯有两种情况:一是向下趯,二是向上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上次讲到,钩为转,趯为折,你看王羲之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个钩,因为它是转出来的,而松公权《玄秘塔》中的这个“寿”字,第三笔是一个趯,因为它是一个折。我现在要讲的不是钩,是趯。

向下的趯,以前讲过,如宝盖头右面收尾,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中这个“察”字,宝盖收尾就是一个趯,还有很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明显的“足跟”。那就是用踆锋写出来的。
踆锋是一个小圈,通常用一左一右两个动作,然后写趯,就可以完成了。
我们看到,真正一个折,是主笔和趯形成的,但这个折没法直接写出来,因为主笔写完,尖锋是落在后面的,通过踆锋转圈,才能调整尖锋的位置和方向。这就是小圈的作用,又称为换笔心。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向下趯有些小,有些很大,给我们提供了趯的样板。

横笔收尾向上趯,也要分清楚。有一种是钩,如左面这个,有一种是趯,如右面这个。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向上趯,主笔和趯中线所形成的这个折,也是通过踆锋来连接的。这是很标准的向上趯。
踆锋这个小圈,通常在横画的尾部,有时候移向左方,这时看起来足跟特别大。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如果踆锋移向右方,超出横画,这时候右下角会出现缺口。
这种情况,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见到。王羲之《兰亭序》中也有。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这个“池”字,传为南宋张即之写的,右下角有缺口时,足跟就不见了。其实是踆锋向右移动了。

在临贴时,同样要首先分清楚钩和趯。左面“事”字中间一竖下来,结尾是一个钩,右面是一个趯。钩只要转就可以了,趯需要先加踆锋。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竖笔收尾处加向左的趯,这在前面讲过了。就是“永”字中间的一竖加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向右方加趯。

竖笔向左趯,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里不重复了。今天我讲一个比较特殊的趯。看起来有脚跟,有脚掌,还有一个向上翘起的脚趾。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
黄简书法讲座第36课笔记:永字八法5横竖撇捺加趯
--------------------------------------------------
这种趯,见于王羲之《兰亭序》的“殊”字。平常的趯只有一个动作,这个趯却有两个动作,它踆锋以后先向四号位横出,然后向一号位收锋。因为它下面是一条横线,可称为平托趯。
王羲之有很多追随者,跟今天的歌迷差不多,凡是王羲之的动作,尤其是特别的动作,王迷都会学习,加以发扬光大。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两个动作的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