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docx

上传人:8872 2022/10/12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王瑛人物事迹介绍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王瑛人物事迹介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
王瑛人物事迹介绍
王瑛,女,回族,自11017年只身踏上南江这块红色土地,就把南江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了南江发展,她忘我工作,殚精竭虑;她是一名有着20年纪检工作经验的纪检卫士,对***分子嫉恶如仇,办起案来,动真斗硬,秉公执纪,百姓称她是“女包公”;她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有着慈母般的情怀,爱群众爱职工赛过爱自己,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大姐”hellip;hellip;她就是四川省南江县委、纪委书记王瑛。
求真务实,服务发展闯新路
南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2年初,县内发生两起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致使3名外地客商撤资的案件,引起王瑛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深层次思索。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加快经济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必需强化服务举措,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带着这个问题,她先后深化全县48个乡镇和26家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五个零”工作方法,即建立投诉中心,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监察零空档;评比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
为确保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王瑛首先提倡建起了特地的软环境建设投诉中心,她要求投诉中心定期开展面对面投诉活动,现场受理群众投诉,相关部门公开承诺办理时限,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2004年8月,来自企业、街道、农村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聘请的31名软环境建设特邀监督员就“车辆保险”、“执法程序”、“拖欠贷款”等31个问题进行面对面投诉。关路乡一农夫反映“建房土地性质认定不合理”,县国土部门负责人当场作出说明,消退了当事人疑虑。这次投诉现场共解决问题5个,其余26个问题均在规定时限内得到了圆满解决。通过坦诚的沟通与沟通,企业与执法部门增进了理解,营造了监督的和谐氛围。2003年7月,县公安局城市综合执法大队以无《特种行业许可证》为由,惩罚收购废旧印刷设备的夏某3000元罚款,夏某说啥也想不通,憋着一肚子的火,夏某找到了王瑛,听了夏某的具体陈述,王瑛马上组织专人调查,并召开由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参与的专题听证会,明确了从事收购废旧金属需办理的相关手续以及应缴纳的税费后,县公安局当场宣布撤销惩罚确定,退还罚款,并对相关执法人员予以肃穆处理。
为消退执纪执法机关的监督“空档”,她亲自牵头在全县执纪执法机关中组织开展最佳执法单位、最佳执法领导、最佳执法人员“三最佳”评比活动,通过“三最佳”活动的开展,全县投诉执法单位的信访件从2002年136件下降到去年的6件。对于“诚信”这两个字,王瑛有自己的思索,她认为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是当前解决诚信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为重塑诚信形象,她组织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对连续三年评为先进的单位由县委、政府授予“诚信单位”称号。几年来在全县评出诚信建设先进单位17个,先进个人27名。
对涉及软环境的案件,王瑛坚持立查立办,做到不暂存、不交办、不延期。2003年春节,一名群众向王瑛反映,县交通运输公司有职工在车站强行收取组客费。顾不上与家人团聚,王瑛急匆忙赶回南江,马上组织调查。经查证,县交通运输公司调度股长唐某趁春运之机,利用职权擅自收取外来客车组客费1万余元,严峻扰乱客运市场秩序。后来,唐某受到党内严峻警告处分,违规收取的组客费全部退还给群众。2004年8月,水泥集团公司法人代表、仁寿客商朱奇正给王瑛打来电话,投诉县计量测试所在他公司收取技术服务费,王瑛当天就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违规报销费用11万元等问题,所长黎维虎受到留党察看和行政撤职处分,并通报全县。2004年12月,县纪委、监察局在对县内某房地产评估事务所的房产评估收费进行专项检查时,查出其对部分业主收费超出规定的执行标准,,涉及个体工商户449户。县纪委将这一严峻扰乱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在全县进行了通报,并将房评所多收取的评估费全部退还给业主。群众说:“这件事就是办得好,办得对,该查!该纠!该退!”
通过持之以恒开展“五个零”工作,其优化发展软环境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大。近三年,,56家外地客商相继在南江安家落户。2005年2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具体报道了南江“五个零”的工作做法,省纪委3次来南江总结调研“三最佳”创评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先后在全省执法监察联系点工作会议上沟通了“五个零”、“三最佳”和诚信创建工作的阅历,巴中市委、市纪委将“三最佳”评比、诚信创建工作的阅历在全市推广,先后有11个外地省、市、县纪委前来考察学****br/>秉公执纪,敢当无私女“包公”
有案必查,查就查个水落石出,办就办个板上钉钉。工作中,她主动协调各方关系,为执纪办案创建良好环境,并身体力行投入办案工作,亲自组织查办重大案件。
王瑛看似娇小柔弱,却一身正气,从不畏惧任何邪恶。
2003年5月,一封举报“市公安局某领导的侄儿mdash;mdash;南江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干警何某,在办案中玩忽职守致人死亡却逍遥法外”的信访件从市纪委转到了王瑛手中,此案省、市公安机关和县检察院相继进行过调查并作了结,但相关责任人却未受到追究,其中有许多疑点。王瑛马上召集委局一班人分析案情,快速绽开调查。随着案件查办工作不断深化,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20余人被牵涉其中,并发觉县公安局局长薛某等人有制造伪证、隐瞒真相的嫌疑。一时间,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指责声、怨恨声、谩骂声如乌云般沉沉压来,当地恶势力也想借机搅一趟浑水,有人甚至扬言:“敢查这个案子,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在这关键时刻,王瑛没有退缩,更没被吓倒,她激励办案人员:“自古邪不压正,只要我们坚持一查究竟,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专案组同志深受鼓舞,又全力投入到办案工作中。由于涉案人员都是侦察阅历非常丰富的政法干警,反调查、反侦察实力特别强,取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打开局面,王瑛连续5天5夜战斗在办案第一线,吃住在办案地点,亲自对何某、付某等主要涉案人员进行谈话,相继突破3名关键人物,案件查办取得实质性进展。就这样,王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省、市纪委和县委的坚毅领导下,仅用2个月时间,就查结了这起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县公安局局长薛某、副局长柳某和县检察院渎职侵权检查科副科长何某均受到留党察看、行政撤职处分,其余10名违纪违法人员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和党政纪处分。当年,王瑛作为全省唯一的基层纪委书记被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
王瑛办案坚持原则,从不为亲情、友情所绊。
她提倡制定了案件检查“六不准”工作纪律以及说情登记等制度,并带头执行。2005年4月,县纪委、监察局在专项资金检查中,发觉县水利局有重大违纪问题,在对副局长周某等6人立案调查时,涉案人员纷纷通过亲戚、挚友、领导关系找王瑛说情,一段时间,她的寝室、办公室电话声不绝于耳,连下班时间也有人登门说情,均被她一一回绝。最终查清周某分管的水保办套取专项资金58万余元进行私分的事实,有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县供销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岳某是在政界、商界如鱼得水之人,在查办他扣留下岗职工安置补偿费8万元和单位违规购买小汽车一案时,来自县内县外、方方面面的说情都没动摇王瑛查办此案的决心。该案的查处受到省、市纪委的高度评价,时任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李崇禧在省纪委《反腐导刊》上作出重要批示,将其列入全省8起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予以通报。
几年来,王瑛干脆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大要案件达52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10万元。
心存百姓,甘做群众贴心人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把难题解决在农家院,把党的暖和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这是王瑛身体力行的一条行为准则。
2004年6月,她带领2名干部到付家乡下访。时值多雨季节,这位自小在城里长大的女书记,为听取群众看法,硬是冒雨步行在泥泞的小道上。渴了就喝口井水,饿了就啃块饼干,困了就趴在农夫家的桌子上打个盹。在10多天时间里,她与下访组的同志先后走访群众60余人,收集群众看法40多条。针对群众反映的粮食直补和农网改造等问题,通过进一步调查,查实该乡挪用农网改造户表集资款12万元、、安排生育白条收费3万元等问题,王瑛现场督促乡政府向农夫兑现了抵扣的粮食直补资金,快速归垫被挪用的农网改造户表集资款,重新启动了农网改造工程。当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领到54元直补资金后,拉着王瑛的手,激烈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王书记!”县纪委、监察局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肃穆处理,建议县委刚好调整了该乡领导班子。事后,该乡群众代表将一面“严格执纪,真情为民”的大红锦旗送到了王瑛手中。
2004年12月,她同县委“下访服务队”来到人称“上访村”的长赤镇莲花村。莲花村与镇政府的土地纠纷长达三十年了,至今无一结果。这天,在村民刘月润家的院子里,她同下访队员一起冒着剌骨的寒风,用了近4个小时听取村民代表的要求。经过多方了解,“下访队”最终提出,由莲花村一社和镇政府共同申报项目,县政府从项目资金中解决7万元,用于莲花村一社发展经济项目、补偿被调剂的集体土地。听了这个方案,院子里爆发出一阵热情的掌声,村民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赶场镇中江村由于村社财务制度不健全,帐务不公开,群众看法很大。2004年1月,王瑛带领“下访组”吃住在村里,用7天时间对该村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对村务进行了公开。“老上访户”雷国兵说:“我们上访十次,不如下访一次管用,现在我们有问必答,诉求有门,今后再不会上访了。”南江建筑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景气,自11019年以来,拖欠职工养老保险金101多万元,下访中,王瑛亲自找到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上缴养老保险金130万元,使14名退休职工工资实现了由社会保险局直发,30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得到保障。
一个个得人心、顺民意的做法,让群众打心眼里兴奋和满足。他们说:“纪委书记办事这么仔细,时时都想到咱老百姓的利益,我们还有啥子不满足呢?”
大爱无边,真情依依暖人心
为了工作,王瑛极少顾及家庭、子女,作为异地任职的干部,她自担当南江县纪委书记以来,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长假,就连丈夫在医院做手术的时侯,她都因工作繁忙,未能亲自照看。
2005年5月,高塔乡前丰村与乡政府长达15年的房屋土地纠纷,因种种缘由始终达不成一样处理看法。几个别有专心的人组织30余名村民,打算到省、市上访。在这关键时刻,王瑛带领工作组进驻该村。谁知到村其次天,传来她母亲患有肿瘤需到成都确诊的消息,是回家尽女儿孝道,还是接着开展化解工作?面对群众困难的眼神,王瑛强忍着眼泪选择了后者。她通过近半月的调查和现场协调,最终理顺了群众心情,化解了纠纷。当她急匆忙地将母亲送到四川华西医院时,老人却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实行化疗方法保守治疗。面对亲友的指责,她泪如雨下,哽咽着说:“妈妈须要我,但工作更须要我啊!”在华西医院,她支配好母亲住院后,请来一名远房侄女帮助照料,又匆忙返回工作岗位。
由于长期工作劳累,早在几年前,她就时常感到身体不适,可始终没挤出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有感冒或咳嗽,就吃点止咳或消炎药品,或让医生在办公室输点液就应付过去了。在她的办公室、家里常备着药品和便利面,有时下乡回来就泡便利面吃。2006年7月,南江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为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她连续10多天冒着酷暑战斗在抗旱第一线。7月下旬的一天,她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几次晕倒在下乡途中,当随行的同志强行将她送进医院时,检查结果让全部同志几乎都惊呆了mdash;mdash;“肺癌”。面对如此严峻的病情,在经过苦痛的挣扎之后,她坦然地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然而当她丈夫得知状况后,头发两天就花白了。身患乳腺癌的母亲一边流着泪劝慰她,一边激励她要坚毅。在重庆新桥医院刚刚做完第三个疗程,她又匆忙赶回单位,组织探讨案情,帮助群众解决详细问题。
王瑛对待自己如此苛刻,对干部却非常爱惜,尤其是对被处分的干部她特别关切。她常说:“惩处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化和挽救干部才是我们的天职。”县公安局副局长柳昆在“”案件中受到撤职处分后,王瑛含着眼泪曾4次与其谈话,要求正确看待得失,仔细吸取教训,从零起先,扎实工作。在她的激励下,柳昆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大河镇观音寺村担当科技干部。王瑛又先后3次来到该村,帮助他解决详细问题,柳昆深受鼓舞,带领干部群众修马路、建学校、安电话、养黄羊,用一年的时间,干出了别人五年都没有干出的事,2005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驻村干部”。近三年来,王瑛先后对50多名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回访教化,对5名实绩突出的干部大胆向县委举荐,让他们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王瑛爱惜职工赛过爱惜自己,为了每一位干部的成长,她从不怕牺牲自己的利益。单位有举荐上报先进的机会,她也极力举荐职工,从未考虑自己。2004年,县里支配县级领导干部体检,她却将指标执意让给了单位一位老同志。对此,有人说她傻,她却说:“作为一名lsquo;班长rsquo;,总不能事事先为自己着想啊!”王瑛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每一名纪检干部的冷暧,委局职工生病住院她要亲自前往医院探望,有啥困难,她都要想尽一切方法帮助解决。每年春节她都要向全县全部纪检监察干部的家属写去一封热忱洋溢的慰问信,重阳节都要带上慰问品亲自到机关离退休干部家中嘘寒问暖。职工说:“有了王瑛这位lsquo;大家长rsquo;,我们干工作越干越有想头了!”
在王瑛的带领下,南江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和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作为第一行动,把县纪委、监察局建设成了群众愿说活、能说话、敢说话的亲民机关,全县纪检监察工作有为有位有威。先后被表彰为“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巴中地区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2004年被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工作先进集体”,综合考核连续5年获全市第一,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3年位居全市榜首,委局班子年年被县委表彰为“四好班子”。
王瑛的心里不单装着干部职工,更装着山区的父老乡亲。近些年,她与委局同志们一道挂联帮扶了3个边远山村,帮助修建铁索桥2座,村道马路32公里,人饮卫生水池36口,整治渠堰11公里,修建村卫生室3个,结对资助贫困失学儿童17名,联系帮扶贫困户和贫困职工46户。新立乡新立村耿燕因家庭贫困,辍学在家,2003年9月王瑛来该乡调研获知状况后,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交到耿燕父母手中,让其重返校内。随后她将耿燕列为结对资助对象,每到春秋开学时,她都要托人为耿燕捎去学费或学****用具。小河供销社下岗职工李雄身患绝症,家境贫困。2005年春节,王瑛亲自将慰问金送到家里,又想方设法协调有关部门缴纳了欠缴的养老金。回到机关,她又提倡全体干部职工主动开展捐献活动,并带头捐款300元,共筹积资金3000多元帮助李雄走出了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