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袭人 2022/10/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是由【袭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N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激素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中医治疗。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4%。两组比较,P<;(2)试验组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3)试验组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结论:激素联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8-2715-02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作了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N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NS的诊断标准[2]。
试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5岁,平均(±)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年。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5~56岁,平均(±)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采用激素治疗,具体方法为:强的松首始剂量1mg/(kg?d),清晨一次顿服,连服8周后逐渐减量。通常每周减5mg,/(kg?d)时,将2天剂量改为隔日清晨1次顿服,维持量服用6个月。以后缓慢减量,/(kg?d)再缓慢减量至停服。同时保持用药前的生活方式及饮食****惯,禁用影响血脂代谢及血流变学状态的药物。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中医治疗。(1)激素足量应用阶段:白花蛇舌草、生黄芪、生薏苡仁、白茅根、土茯苓各30g,半枝莲、蒲公英、丹参、川芎、益母草各15g,炒白术20g,蜀羊泉、茯苓、猪苓、泽兰、徐长卿各10g,制水蛭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激素减量阶段:生黄芪、太子参各30g,炒白术20g,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各15g,何首乌、菟丝子、山茱萸、蒲公英、丹参、川芎、益母草、猪苓、泽兰、茜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3)激素维持阶段:生黄芪30g,炒白术20g,***羊藿、何首乌、菟丝子、山茱萸、怀牛膝各15g,车前子、益母草、猪苓、茯苓、泽兰、茜草、丹参、蜀羊泉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肾功能中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浆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表现。
:根据1992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对NS的疗效标准[2]。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多次测尿蛋白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L,血脂正常,肾功能正常;显著缓解:连续3次测定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显著改善,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缓解:24小时尿蛋白<,连续3次以上,症状减轻,肾功能好转;无效:尿蛋白无减少,肾功能无好转或恶化。
:计数资料中,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见表1。
:见表3。
:试验组发生显著柯兴氏综合征7例(14%),痤疮8例(16%),继发感染1例(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对照组发生显著柯兴氏综合征15例(30%),痤疮14例(28%),继发感染4例(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P<。
3讨论
糖皮质激素是以往治疗NS的主要选择,但是单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NS疗效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不良反应多。中西医治疗NS已被广大临床医生公认为治疗NS的理想途径。NS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禀赋薄弱,烦劳过度,风寒湿热外袭,或体虚易感外邪,或饮食情志劳欲等诱因作用,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脏腑气血阴阳不足,致水液代谢紊乱,水湿停聚,精微外泄而发本病。病迁日久,正气愈虚,故本病的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本研究中,对试验组患者,我们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分阶段中医药治疗,结果表明,与单纯激素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血脂、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柯兴氏综合征、痤疮、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后者。本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如下:(1)激素足量应用阶段,水钠潴留,中医属脾肾亏虚,兼夹湿热,而且常以湿热证为主要表现,故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2)激素减量期,可出现口咽干燥,湿热未去、气阴亏虚,治疗以清热利湿和健脾益气养阴并重;(3)激素维持期,虚证渐渐显露,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少华,少气懒言,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治宜补肾健脾益气。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药的药理研究以及对肾脏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NS能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及增强激素疗效等作用,可拮抗激素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撤减激素后的反跳现象,且临床疗效显著。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N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以便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J].新中医,1998,30(3):60.
[2]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收稿日期:2007-03-20
6260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