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3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10/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3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3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3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3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取同期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中包括高龄、贫血、肥胖、产后失血量、手术时间、妊娠期糖尿病和产程延长。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医务工作者提高对感染的认识,正确指导孕期保健,适当的检查、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是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56-01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并发症亦相应增多,切口感染是其中之一[1]。本文对我院资料完整切口感染23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2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行剖宫产术后未感染产妇25例作为对照组。切口感染诊断标准[2]:术后早期持续发热,切口疼痛,切口出现化脓,或裂开或裂口问有皮肤假愈合,或底部形成
瘘道、皮下脂肪液化或血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编制及确定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内容依据国内外文献提供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自身营养状况、合并基础疾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产程等方面上的差异,P
表1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n)
2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妊娠本身就是特殊状态,孕妇常合并低蛋白水肿等因素,自体组织再生能力对切口愈合起重要作用,全镇因素影响切口愈合。其次是营养状况改变,如肥胖、贫血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因素。,本组病例中体重指数≥30kg/%,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肥胖孕妇皮下脂肪层厚,术野不佳,使手术时间延长,其次,相对手术切口张力大,缝线过密,异物(如缝线)过多,容易造成脂防液化合并感染。而妊娠合并糖尿病、贫血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贫血造成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可以使血管局部供血供氧能力降低,故不能按期愈合。有报道指出,高血糖、贫血引起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0%~35%[3]。
受术者的操作也是影响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发现,切口愈合不良组手术时间长、术后出血多,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操作中如发生组织挫伤严重,使缝合不紧密的脂肪组织在被挫伤中脱落、坏死,易发生脂肪液化,影响切口愈合。手术时间延长,创面对合不齐,留有死腔,或缝合过紧过密,影响局部血运,均对切口的愈合不利。
%。如果产程延长超过6h,剖宫产术后就有感染风险[4]。产科切口中异位繁殖的细菌基本是由下生殖道所致,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大,抵抗力低下,下生殖道细菌通过剖宫产娩出胎儿带入腹部切口,致切口感染。
针对上述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作为产科医生应该做到:(1)积极治疗合并症:糖尿病患者积极调整血糖,待血糖降至或接近正常水平时再手术,对于急症手术,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糖,及时有效的控制血糖。对于贫血者,术前积极纠正贫血,对滞产者,应及时诊断,适时处理,以避免胎头入盆太深,加重取头困难,增加手术困难及感染机会。(2)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加强术后管理,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全层缝合,不留死腔。对新式剖宫产缝合返折腹膜及壁层腹膜,以免腹腔内的羊水及积血污染切口,肥胖者可改行大针间断缝合,缝合间隔适当,缝线松紧适度,必要时可行减张缝合。(3)术后辅助治疗:术后2d可给予微波治疗,促进切口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水肿的消退及吸收,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王文爱,郑艳,曹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19.
[2][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88.
[3],2010,48(36):125-126.
[4],2011,51(3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