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docx

上传人:fengruiling 2022/10/14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 】是由【fengruili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的风险管理
摘要:重症监护室仪器主要包括呼吸机、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多种设备及器材。而如何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与保养,使其正常运转,减少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次数,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成为目前临床着手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风险;管理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特殊病房,与普通病房的分别在于将重症患者集中化管理,有效保障了医护资源等的充分利用,提高监护质量,现如今,重症监护室的设备、急救水平已经成为判断一家医院综合水平的标准之一,除了优良的医护资源外,重症监护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也成为了保障良好监护的前提。
设立专职护士负责仪器管理全病区医务人员共同选择一个有高度责任心、较高年资的护士专职管理,主要负责ICU仪器的领用,登记和保养工作,并由护士长督促兼管。要求专管的护士有较丰富的临床知识,精通各种急救监护仪器的性能、操作规范、工作原理等对一些常见故障能进行判断并予以排除,并且须负责培训全科护士,使其能够进行简单故障的排除。
建立健全仪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风险管理机制对各种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做好仪器设备使用及保养记
录,并协同医疗设备科的技术人员按规定进行常规保养、检测、调试等,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保证各种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正常使用。
加强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我科将仪器设备的说明书装订成册,组织全科人员学****要求人人对操作程序、使用注意事项、保养方法、故障排查及用后消毒隔离措施等熟练掌握。将各仪器的操作程序或警示性标志打印塑封挂于仪器醒目处,随时起到提醒作用。建立各种仪器故障应急预案,要求所有护士加强学****避免因仪器故障带来医疗隐患。科室护士长每月不定期抽查仪器设备的运转、保养情况及操作人员对仪器的使用情况等。在新仪器使用前都要请相关人员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用操作者掌握其性能、参数调节、连接、故障排除、消毒、维护等方法,经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使用阶段。经过培训,护士均能达到技术操作的要求。
设立贵重仪器登记册
记录仪器的名称、购进日期、产地、价格、附件、保修时间及维修记录。建立仪器档案,领取仪器后应入账,建立仪器档案卡,做到账、物、卡相符。为了给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提供可靠的依据,仪器建档后要及时记录运转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以后每年要对建档仪器性能进行评估。新仪器进入科室,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对科内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程序,人人过关。
仪器设备风险处理
,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仪器使用前向病人说明使用的目的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觉及注意事项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所有的仪器在使用前要确认能否正常工作,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干燥、各管道、导线是否连接紧密。ICU病人多使用较多仪器,所以层流的吊臂吊塔上常有4个以上的电源插座,在抢救病人或工作忙乱时容易拔错插座。我科采用白底红字的标签标明每个插座相对应的仪器,以免因拔错插座给抢救工作导致不必要麻烦。
,及时发现仪器异常信息
在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异常的信息提示,要先排除仪器外界因素,如导线脱落、接触不良、电源线松动、电磁波干扰等情况。若确定是仪器本身的故障,必须先换一台仪器给病人使用,再请医疗设备科人员协助修理。科室使用较少的仪器要定时充电,至少每周开机运转1次,避免不必要的闲置不用。仪器报警装置能及时提供病人的信息及机器使用情况,不得因为避免噪声而随意关闭报警或不及时检查报警的原因,构成安全隐患。在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杜绝过分依赖仪器或中心监护系统,加强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及时排查因各种干扰导致的数据不准确。

ICU的仪器种类多,结构复杂,而且使用频率极高,为了防止因仪器的消毒不彻底造成院内交叉感染,我们根据不同的仪器,不同的部件做好彻底的消毒处理,遵循的原则是既要达到消毒的目的,又不能损坏仪器的部件。仪器的消毒应在使用后尽快进行,除特殊病人使用仪器需特殊处理外,一般病人所用仪器可用化学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等。如仪器的外部机身(呼吸机、监护仪等机身)%的含***消毒液中浸湿,擦洗清洁后再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用75%乙醇擦洗监护仪及各种仪器屏幕,未完全晾干之前不能使用,不使用的仪器清理干净后要用防尘罩遮盖。

防止仪器的丢失和损坏,加强仪器的日常保养,对减少机器故障,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十分重要。仪器的放置环境不容忽视,应建立独立的单间仪器房,将仪器放置在安全、干爽、通风无尘的地方备用,仪器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归档。环境一般有下列要求:室内通风,温度20°C〜30°C,相对湿度70%左右;供电电压稳定;避免强光直射;避免强电磁场干扰;避免任何化学试剂腐蚀。在仪器的日常保养方面应注意:保持仪器清洁,但禁用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擦洗;仪器蓄电池要定期充电,长期不用者应取出存放;电脑控制类仪器应减少开关电源次数;生化类仪器有电、光、水、气路集于一身的特殊性,要定期维护;无论仪器大小,避免剧烈振动。

结束语
风险管理是指各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方法。随着现代生物、信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也出现越来越先进、复杂和涉及多边缘学科的情况。完善的仪器设备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更多的医疗仪器设备带来的医疗差错及事故,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叶严丽,陈小文,曾惠敏,].全科护理,2011,9(26):2413-2413.
赵焕,余咏梅,杨萍,[J].中国农村卫生,2014,7(2):53-53,55.
⑶王宏晶,李宁,宋云婷,].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40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