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
一个地区适合进展什么样的农业,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进展比拟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
。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暖和。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进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由于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比照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严寒,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自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状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季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季节进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展农田根本建立和水利建立。
,教师参加争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溶化缓解春旱等。争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争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学问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长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局部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总结:这里有中原、的自然林区和的草原。
高二地理必修三学问点归纳2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时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次、三产业渐渐转移;
(2)有利于改善产业构造——带动农村进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构造;
(3)推开工业进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4)推动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沟通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
(5)转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集中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沟通,缩小城乡进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掌握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动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爱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对城市进展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治理,妥当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立中,进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削减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为了使城市进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出了建立和进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高二地理必修三学问点归纳3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
⑴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限;
④潮湿区与半潮湿区的界限;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限;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限;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限;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限。
⑵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限;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限;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限;
⑥我国地势其次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限;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