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品德与社会.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品德与社会.doc

上传人:whetyo 2022/10/1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品德与社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品德与社会 】是由【whety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品德与社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方案
吴媛琼
一、指导思想:
《品德和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品德和社会》上册教材力求打破知识单一的传统形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知识在互相联络中得到和谐开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的”。
二、教材的主要特征:
一、教材特点:
1、教育性。品德和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展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和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展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和人--人和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好的教学线索。
3、参和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和、亲身体验的时机,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和家庭、学生和学校、学生和社会生活中的详细事例和对这些事例的认识和理论来进步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和画面有机交融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根底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从而到达品德和社会课程所要到达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妙。
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那么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那么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宽容别人,培养宽广的心胸,学会和朋友们和平共处.
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进步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一些安全知识,并使自己的自救、自护才能得到进步.
五、教学措施:
(一)必须注重和学生和社会的联络
,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根底的。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根底”,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和学生和社会联络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和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和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和学生和社会的联络。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理论
理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四)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浸透的方式施行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展探究性学****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展体验。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1、家庭万花筒
2
2、父母-—我特殊的朋友
3
3、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
4
4、难忘的校园生活
5
5、园丁赞歌
6
6、我为母校添荣耀
7
7、诚信真可贵
8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
9、让我们同行
10
10、我是小小安全员
11
11、小心“电老虎”
12
12、红绿灯
13
13遇到危险我不慌
14-18
自编教材
19-20
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