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83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芳周子 2022/10/16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是由【芳周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DL5162-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4-27批准2002-09-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合管理司“关于下达1997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199828号的计划安排编制的;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加强我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行业安全文明生产,保障施工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为水电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科学地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提供依据;
本标准的编制,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行业多年来在安全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施工现场多发事故与重大事故的教训,并对近期建设的安全文明生产设施较好的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作业现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经多次征求全国各水电工程局和有关单位的意见,通过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三个阶段的编写、讨论、修改与审定,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福生、熊成辽、杜鸿镇、郑霞忠、郑根保、王景忠、贺永利;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水电水利建筑安装工程中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及其附属工程,其他水电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及其附属工程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93—2001安全色
GB3787—199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199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19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3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722—1986爆破安全规程
GB—1986移动式木直梯安全标准
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918—1996钢丝绳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0055—1996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3329—1991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
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156—199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GBJ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DL/T5037—1994轴流式水轮机埋体安装工艺导则
DL/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JGJ33—19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46—1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80—19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D267—1988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
SD287—1988水轮发电机定子现场装配工艺导则
SDJ5—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3总则
,防止安全事故与职业性危害的发生,实施安全生产,设置标准明确、技术可行、经济实用的安全防护设施,特制定本标准;
,均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在建设中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各尽其责,共同做好安全防护设施工作;
,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4基本规定

,对施工中关键区域和危险区域,应实行封闭;
,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帽和使用其它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操作证,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
、管道线路等,应符合防洪、防火、防爆、防强风、防雷击、防砸、防坍塌及工业卫生等要求;
、井、坑、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和明显标志;
、材料的场地应平整牢固,设备材料存放整齐稳固,周围通道畅通,且宽度宜不小于1m;
,设置合理,沟、管、网排水畅通;
,若采用载重汽车载人,必须取得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许可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1大规模露天施工现场宜采用大功率、高效能灯具;
2施工现场及作业地点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应设有路灯;
3在高温、潮湿、易于导电触电的作业场所如洞室、闸门井、蜗壳、压力钢管等处使用照明灯具地面高度低于时,其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4照明灯具与导线的绝缘应符合有关规定;
、作业区及建筑物,应执行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设置必备的消防水管、消防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备,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屋顶、原料平台、工作平台等的临空边沿,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
1材料要求:
1钢管横杆及立柱均采用φ≥30mm,壁厚≥2mm的钢管,以扣件或焊接固定;
2钢筋横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20mm,宜采用焊接连接;
3原木横杆梢径不应小于7cm,栏杆柱梢径不应小于,用不小于12号镀锌铁丝绑扎固定;
4毛竹横杆小头有效直径不应小于7cm,栏杆柱小头直径不应小于8cm,用不小于12号镀锌铁丝绑扎,至少3圈,不得有脱滑现象;
2防护栏杆应由上、中、下三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宜为~,下杆离地高度为;坡度大于25°时,防护栏应加高至;
3长度小于10m的防护栏杆,两端应设有斜杆;长度大于10m的防护栏杆,每10m段至少应设置一对斜杆;斜杆材料尺寸与横杆相同,并与立柱、横杆焊接或绑扎牢固;
4栏杆立柱间距不宜大于2m;若栏杆长度大于2m,必须加设立柱;
5栏杆立柱固定要求:
1在泥石地面固定时,宜打入地面~,离坡坎边口的距离应不小于;
2在坚固的混凝土面等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栏杆柱焊接;采用竹、木栏杆固定时,应在预埋件上焊接长∟50×50角钢或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筋,用螺栓连接或用不小于12号的镀锌铁丝绑扎两道以上固定;
3在操作平台、通道、栈桥等处固定时,应与平台、通道杆件焊接或绑扎牢固;
6在有可能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的处所,栏杆应专门设计;
;
、陡坡、杆塔、坝块、脚手架以及其它高处危险边沿进行悬空高处作业时,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提供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体防护用品,挂设水平安全网或设置相应的吊篮、吊笼、平台等设施;
,临边必须挂设水平安全网,还应在脚手架外侧挂立网封闭;脚手架的水平安全网必须随建筑物升高而升高,安全网距离工作面的最大高度不得超过3m;
:
1脚手架应根据施工荷载经设计确定,其中常规承载力不得小于;
2脚手架的钢管外径应为48mm~51mm,厚度3mm~,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变形滑丝;钢管无锈蚀脱层、裂纹与严重凹陷;
3脚手架应基础夯实,立杆下部加设垫板;
4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为:立杆间距不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小横杆间距不大于;
5走道脚手架应铺牢固,临空面应有防护栏杆,并钉有挡脚板;
,在拆除物坠落范围的外侧应设有安全围栏与醒目的安全标志;
、工作平台应根据施工荷载实际情况经设计确定;
、沟槽应设有固定盖板,在洞孔口边设置防护栏杆,同时设有安全警告标志和夜间警示红灯;其中:
1普通盖板承载力不应低于;
2机动车辆、施工机械道路上的洞孔口盖板承载力不应小于经过车辆、机械中最大轴压力的2倍;
、闸门井、门槽、电缆竖井等的井口应设有临时防护盖板或设置围栏,在门槽、闸门井、电梯井等井道口内安装作业,应根据作业面情况,在其下方井道内设置可靠的水平安全网作隔离防护层;
、爬梯或简易木梯;
、爬梯或简易木梯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钢扶梯:
1梯梁采用工字钢或槽钢,截面尺寸应通过计算确定:
2踏脚板应采用不小于φ20mm的钢筋三根与小角钢或25mm×4mm扁钢与小角钢组焊成的格子板,踏脚板的宽度为,踏脚板间距宜为等距离分布;
3边缘扶手栏杆高不应小于1m,扶手立柱间距不宜大于2m,均采用外径不小于30mm,壁厚不小于2mm的管材;
4梯宽度不小于;
5扶梯高度大于5m时,宜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
6扶梯焊接、安装应牢固可靠;
2钢爬梯:
1梯梁宜采用不小于∟50×50角钢或不小于φ30mm的钢管;
2踏棍宜采用不小于φ20mm的圆钢,间距宜为30cm等距离分布;
3爬梯与建筑物或设备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
4梯段高度超过5m,后侧临空面应设置与用途相适应的护笼;
5超长直爬梯,每隔8m应设置梯间平台;
6爬梯宽度不宜小于;
7爬梯焊接、安装应牢固可靠;
3简易木梯:
1木梯长度不宜超过3m,宽度不宜小于;
2梯梁截面尺寸不得小于5cm×8cm,梢径不得小于8cm,踏棍间距不宜大于;
3安放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必须固定稳固;
,必须设有隔离防护棚;对高度超过24m的防护棚的顶部,应做双层结构;防护棚材料宜使用5cm厚的木板;
,应在作业面上侧设置防止滚动物的挡墙或积石槽;若存在边坡滑移重大安全隐患时,在施工前必须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1不稳定岩体下部;
2孤石、悬崖陡坡下部;
3高边坡下部;
4基坑;
5深槽、深沟下部;
;否则,应采用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隔离措施;
表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有轨道路以及竖斜井提升通道见本标准第10章有关规定;
、栈道应根据施工荷载设计确定;
:
1牢固、平整、整洁、无障碍、无积水;
2宽度不小于;
3危险地段设置防护设施和警告标志;
4冬季雪后有防滑措施;
、栈道、悬空通道的两侧、架空皮带机廊道的边沿、垂直运输设备与建筑物相连通的通道两侧等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当临空边沿下方有人作业或通行时,还应在安全防护栏杆下部设置高度不低于的挡脚板;
、井架、施工用电梯、大坝廊道隧洞等出入口和上部有施工作业的通道,应设有防护棚,其长度应超过可能坠落范围,宽度不应小于通道的宽度;当可能坠落的高度超过24m时,应设双层防护棚;
,可用厚、宽15cm的方木搭设;通道两侧应设防护栏杆,超长悬空人行通道的搭设应经设计计算;
,并保持畅通;

、加工车间、临时宿舍及办公用房等临建设施,应布置在不受山洪、江洪、滑坡、塌方及危石等威胁的区域,基础坚固,稳定性好,周围排水畅通;建筑物设计应符合GBJ16的规定;
;
、加油站还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加油站四周应设有不低于2m高的实体围墙,或金属网等非燃烧体栅栏;
2设有消防安全通道,油库内道路宜布置成环行道,车道宽应不小于;
3露天的金属油罐、管道上部应设有阻燃物的防护棚;
4库内照明、动力设备应采用防爆型,装有阻火器等防火安全装置;
5装有保护油罐贮油安全的呼吸阀;
6油罐区安装有避雷针等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
7金属油罐及管道应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Ω;
8配备有泡沫、干粉灭火器及沙土等灭火器材;
9设有醒目的安全防火、禁止吸烟等警告标志;
10设有与安全保卫消防部门联系的通信设施;
、移动式工具房、抽水房、空压机房、电工值班房等应符合以下规定:
1值班房搭设应避开可能坠落物区域,特殊情况无法避开时,房顶应设置有效的隔离防护层;
2值班房高处临边位置应设有防护栏杆;
3移动式工具房应设有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
4配备有灭火装置或灭火器材;

,基础必须稳固;放置移动式机械,场地应平整结实;
,如传动带、开式齿轮、电锯、砂轮、接近于行走在的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飞轮等必须安设拆装方便、网孔尺寸符合安全要求的封闭的钢防护网罩或防护挡板或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
、电流表、压力表、温度计等和安全装置如制动机构、限位器、安全阀、闭锁装置、负荷指示器等必须齐全、配套,灵敏可靠、并应定期校验合格;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在安装使用中,外壳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
,电气设备与线路均应满足防爆要求,在大量蒸汽、粉尘的场所,应满足密封、防尘要求;
,如电焊机、气焊与气割装置、电热器、碘钨灯等,不得靠近易燃物,必要时应设置隔离板以隔热;
,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规定:
1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电动工具以保安全;当使用Ⅰ类电动工具时,必须采用其它安全措施,如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
2在潮湿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如需使用Ⅰ类电动工具则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内,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应使用Ⅲ类工具;如需使用Ⅱ类电动工具,则必须装设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的漏电保护器;
、塔机、缆机等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的规定;
表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与设备的安全距离

、生活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生活区、办公楼等处大气环境质量不应低于我国现行GB3095三级标准;
2设有合理的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堆放场;
3根据人群分布状况修建公共厕所或设置移动式公共厕所;
4设有急救中心站,并备有急救药品、止血设备、骨折固定用具、担架、救护车等,并配备通信工具;
,应采取除尘措施,使粉尘浓度符合表的规定,并配备足够的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
表作业场所粉尘最高允许浓度
;
1筛分楼、破碎车间、制砂车间、空压机站、水泵站、拌和楼等作业场所应设置有声级不大于75dBA的隔音值班室,且配有足够的防噪声耳塞等个体防护用品;
2木工械机、风动工具、喷砂除锈、锻造、铆焊等噪声危害严重的作业,应配备足够的防噪耳塞等防护用品;
3职工接触噪声强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4砂石料的破碎、筛分、混凝土拌和楼、金属结构制作厂等噪声严重的施工设施,不应布置在靠近居民区、工厂、学校、施工生活区;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时,应采取降噪措施,运行时厂界噪声排放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作业人员接触噪声时间与允许噪声强度标准
表施工作业噪声排放允许标准
,应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或通风、净化装置或采取密闭等措施,使毒物排放符合表的规定,并应配有足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
表常见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生活污水排放及生产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噪声和常见毒物的检测机构,并定期监测,及时治理;
5施工风、水、电

;
1机房内壁和屋顶宜采用吸声材料;
2机房内设有排风降温设施,处于寒冷地区的空气压缩机站机房,还应设有取暖设备;
3配有适量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4冷却水池周围设有防护栏杆;
5维修平台和电动机机坑的周围应设有防护栏杆,栏杆下部应有防护网或板,地沟应铺设盖板;
6设废油收集沟;
:
1压缩机进气口必须装有吸声消音器;
2压力表、安全阀、调压装置等齐全灵敏,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验和标定;
、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验和标定;
、塌方等区域内时,应采用埋设或设置防护挡墙,并设有警告标志;在坡度大于15°的坡面铺设管路时,管道下应设挡墩支撑,明管弯段应设固定支墩;
,宜设有防雨、防晒棚等设施;
、防爆等措施;

:
1基础稳固、岸坡稳定;
2设有专门的值班工作房;
3配备有防洪器材与救生衣等救生设备;
4配备可靠的通信设施;
,下端设有挡车装置,取水位置应设明显的停车标志;
,必须采取囤船锚固措施,船上设有航标灯或信号灯;
;
1地基稳固、边坡稳定、排水畅通;
2设有指示灯、报警器等极限水位警示连锁装置;
3水池和池间通道的边缘设有钢防护栏杆;
,应设有紧急处理的中和水池,配有防毒器具;
、排水管路采用柔性材料时应有防脱、防爆等措施;
:
1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和备用能力;
2排水系统的设备应设独立的动力电源供电;
3大流量排水管出口如基坑排水等的布设必须避开围堰坡脚及易受冲刷破坏的建筑物、岸坡等,或设置可靠的防冲刷措施;

:
1设有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设有排水沟、槽等设施,其坡度不应小于5‰;
3室内变电设备周围设有净宽不小于
的维护通道,室外配电装置区设有巡视小道;
4变电站周围设有高度不低于2m的实体围墙或围栏;
5通往室外的门外开,并配锁;
6配有足量的防火用砂和相应灭火器材;
7高压电气设备设有高度不低于、网孔宽度不大于40mm×40mm的栅栏或遮栏,并有安全警告标志;
8设有专门的值班工作室;
:
1设有高度不低于的栅栏和带锁的门,并有警告标志;
2采用柱式安装,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
3外壳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开关箱等安装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各级配电盘箱的外壳完整,金属外壳设有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的保护接零;
2装有漏电保护器;
3设置防雨设施;
4开关箱高度不低于
;
:
1施工供电线路应架空敷设,其高度不得低于,并满足电压等级的安全要求;
2配电干线电缆可采用埋地敷设,敷设深度不应小于,并应在电缆上下铺设厚的细砂保护层;埋设电缆线路应设明显标志;
3线路穿越道路或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时必须设有套管防护;管内不得有接头,其管口应密封;
4在构筑物、脚手架上安装用电线路,必须设有专用的横担与绝缘子等;
5作业面的用电线路高度不低于;
6大型移动设备或设施的供电电缆必须设有电缆绞盘,拖拉电缆人员必须配戴个体防护用具;
7井、洞内敷设的用电线路应采用横担与绝缘子沿井洞壁固定;
,并符合以下规定:
1高压设备屏护高度不应低于,下部边缘离地高度不应大于;
2低压设备室外屏护高度不应低于,室内屏护高度不应低于,屏护下部边缘离地高度不应大于;
3遮栏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栅栏条间距不应大于;
6土石方工程

:
1作业区应有足够的设备运行场地和施工人员通道;
2悬崖、陡坡、陡坎边缘应有防护围栏或明显警告标志;
3施工机械设备颜色鲜明,灯光、制动、作业信号、警示装置齐全可靠;
4凿岩钻孔宜采用湿式作业,若采用干式作业必须有捕尘装置;
、滑坡体、基坑、深槽及重要建筑物附近开挖,应有相应可靠防止坍塌的安全防护和监测措施;
、槽、坑、穴作业时应设置可靠的挡土护栏或固壁支撑;
,坡度大于45°的高边坡、深基坑开挖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
1清除设计边线外5m范围内的浮石、杂物;
2修筑坡顶截水天沟;
3坡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护栏高度不得低于2m,护栏材料宜采用硬杂圆木或竹跳板,圆木直径不得小于10cm;
4坡面每下降一层台阶应进行一次清坡,对不良地质构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工程施工爆破作业周围300m区域为危险区域,危险区域内不得有非施工生产设施;对危险区域内的生产设施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爆破危险区域边界的所有通道应设有明显的提示标志或标牌,标明规定的爆破时间和危险区域的范围;
3区域内设有有效的音响和视觉警示装置,使危险区内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警示信号;
:
1水上部分围堰拆除时,应设有交通和警告标志,围堰两侧边缘应设防坍塌警戒线及标志;
2围堰混凝土部分采用爆破拆除时,应符合爆破作业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应进行覆盖防护;
3水下部分围堰拆除,必须配有供开挖作业人员穿戴的救生衣等防护用品;
4围堰水下开挖影响通航时,应按航道主管部门要求设置临时航标或灯光信号标示等;

、制动、信号、警告装置齐全可靠;
;
1截流填筑应设置水流流速监测设施;
2向水下填掷石块、石笼的起重设备,必须锁定牢固,人工抛掷应有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和应急施救措施;
、夯实作业时,应设置边缘警戒线,设备、设施必须锁定牢固,工作装置应有防脱、防断措施;
、砌筑应设置人行通道,双层作业设置遮挡护栏;

:
1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2应及时清理洞脸,及时锁口;在洞脸边坡外侧应设置挡渣墙或积石槽,或在洞口设置网或木构架防护棚,其顺洞轴方向伸出洞口外长度不得小于5m;
3洞口以上边坡和两侧岩壁不完整时,应采用喷锚支护或混凝土永久支护等措施;
:
1在松散、软弱、破碎、多水等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对洞顶、洞壁应采用锚喷、预应力锚索、钢木构架或混凝土衬砌等围岩支护措施;
2在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丰富的危险地段和洞室关键地段,应根据围岩监测系统设计和技术要求,设置收敛计、测缝计、轴力计等监测仪器;
3进洞深度大于洞径5倍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送风能力必须满足施工人员正常呼吸需要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