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2/10/17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是由【raojun00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
砌体裂缝防治措施浅析建筑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砌体结构裂缝,是建筑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物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墙体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关键词:砌体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Abstract:Cracksinthemasonrystructureisanurgentneedtoaddressimportantissuesintheconstructionindustry,thispaperanalyzesthecaus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cracksinthewallsofbuildings,:masonrycracks;causeanalysis;control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砌体结构裂缝,裂缝的形状,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既影响使用也影响美观,也可能产生安全隐患,严重的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温度裂缝是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引起的裂缝。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墙体变形的差异,也可能是外纵墙在门洞口附近或楼梯间等墙体薄弱部位发生竖向贯通裂缝。这种裂缝有时会使楼盖的相应部位发生断裂,形成内外贯通的裂缝。在夏季,屋面温差会引起墙体开裂,当温度高的混凝土屋面膨胀时,温度低的墙体会约束屋面变形,在屋面与墙体的接触面上引起水平剪应力,使墙体产生斜裂缝或八字裂缝。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容易出现裂缝,尤其在框架结构工程,框架与填充墙之间经常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主要是沿粱、柱和墙接触面之间出现,缝宽且深,若粱比墙宽则粱底易出现空、鼓现象,严重时可引起粱底抹灰局部脱落,较难全面预防。

此类裂缝多在砌体结构相对薄弱部位出现,如门洞口上部、窗洞口上、下部及砼大梁下部的墙体上。其裂缝多为斜向,少部分为竖向和水平方向裂缝。裂缝具有以下特点:(1)裂缝一般呈倾斜状,说明系因砌体内主拉应力过大而使墙体开裂;(2)裂缝较多出现在纵墙上,较少出现在横墙上,说明纵墙的抗弯刚度相对较小;(3)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裂缝比较集中。

:在使用两种不同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当两种不同建筑材料以相同的温差变化时,在接触面上将产生相对位移,而位移受到限制,则产生剪应力。由于屋面受到阳光直射,通常屋面的温度总是高于墙体的温度变化,使得这种剪应力更大。当膨胀产生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产生斜向温度裂缝;当温度应力超过墙体抗剪强度时,墙体就产生水平裂缝;由于应力集中的原因,就在门窗洞口周围产生竖向及斜向裂缝。通常温度裂缝具有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
“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阳面重阴面轻”的特点和规律,裂缝主要表现为,八字形、倒八字形、水平型、垂直型、X型。
:⑴对材料性能、特点把握不准。加气混凝土砖吸水后膨胀较大,失水后体积收缩,产生裂缝。⑵施工原因导致裂缝。砌体时,砂浆饱满度小于85%,一次性砌体高度过大,砂浆标号标号底,拉结钢筋漏放等都可引起裂缝。⑶温度影响。因各种墙体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产生差别,导致抹灰面层拉裂。
:在荷载、温度或收缩作用下,门窗洞口处,产生局部产生局部集中应力,其主拉应力呈45度斜向分布,当主拉应力超过弹性均匀分布应力2-3倍时,出现应力集中裂缝;门窗洞口上部砌体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搅拌不充分,沙子含泥量大,配合比不准,砌体灰缝厚度不均匀,造成集中应力裂缝;由于未设钢筋砼大梁垫或梁垫设置不当,产生砌体裂缝;


,减缓热胀冷缩;在屋盖的适当位置设置控制缝,控制缝间距不大于30m;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7
,长度大于12m时,应设分隔缝,并且分隔缝宽度不小于20mm,分隔缝用弹性混凝土油膏嵌缝;;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还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女儿墙一定范围增加构造柱,分散温度应力;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内,配置适当转角钢筋。

,出厂时含水量高,使用后会逐渐干燥收缩产生体积变化,因此要加强对加气混凝土砖和粉煤灰砖等新型建材的材料入场组织和管理,切记不要随意堆放,注意防潮、防雨、防水等措施,杜绝边进料边施工的方法,科学组织施工。
,严禁随意减少施工工序,填充墙填充时一次性砌至粱底,并填实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缝隙后立即进行墙面抹灰作业。
,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因此在柱、梁与砌块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抹灰前宜在框架柱、梁与砌体接触面上用胶泥粘结玻纤网,每边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7
,或将沉降不同的部分隔开一定距离,其间可设置能自由沉降的悬挑结构。
,应尽量将纵墙拉通,尽量做到不转折或少转折。避免在中间或某些部位断开,使它能起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同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横墙,与内外纵墙连接,以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进一步调整沿纵向的不均匀沉降。
,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尤其是要加强地圈梁的刚度。
,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
,横墙间距不宜过大。
,宜先建较重单元,后建较轻单元。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砌体在抗拉,抗剪作业下产生裂缝,原因众多。控制裂缝的产生,重点是预防,同时,还要从设计、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的控制裂缝的产生,并使裂缝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参考文献:
【1】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建筑鉴定标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7
【2】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