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我的家族史 】是由【持之以恒】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的家族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报告书
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3
题目:_______我的家族史__________
前言
时代在发展,民族在进步;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历史,了解各个不同时代国家的发展变化,了解家族的兴衰以及时代大背景下家族的发展历程,特进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自己的家族史,了解回顾历史,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惜当前生活,感受革命精神;本次社会实践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查阅各种资料,比如自己姓氏的发展史,宗谱,家谱资料,以及走访当地各种宗祠,拜访当地有名望的老人,从他们身上了解他们那个时代所经历的事情,了解革命时期和和平时期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同遭遇,从爷爷奶奶口中了解他们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和他们个人的经历;
调查分析
1、义门陈氏历史概况
我的家族属于义门陈氏家族的一支,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发源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唐开元十二年,陈朝宜都王叔明五世孙陈兼进士及第、初官江州,随后有岳阳王叔慎五代孙陈旺、陈昌由颍川汝南亦来到江州;后来陈兼左迁封丘县丞,陈旺于开元十九年731建庄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一百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
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后宋仁宗在文彦博等重臣上疏建议下,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34庄;从此,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内陈姓人口5440万,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统计新百家姓得出国内陈姓6130万、居国内百家姓第五位、陈姓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各地陈姓总人口在9000多万左右,估计其中义门人口约有千万之众;
义门陈氏创立后,南唐保大后十年间947-957,义门老幼700余口,到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人口增加到1470余口,短短五十余年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
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仁宗诏封陈旺、陈机、陈感、陈蓝、陈青为晋国公、燕国公、许国公、吴国公、齐国公;并将陈氏家法收入国史馆,且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到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陈氏已达到3900余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家庭;唐僖宗李儇御诗赞义门陈氏:
3
“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至道二年宋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赠“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一联;宋朝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因此世人皆称江州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宋太宗还御书“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一联,于其家百犬牢;中华姓氏通书称“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
家族过于庞大,便给统治者带来了危机,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建议分析居住,宋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派人监护分析;
有趣的是,分析家产时竟是按照天子御赐的编号,把陈姓在郑州今属河南、潭州湖南长沙、黄州湖北黄冈、汉阳湖北武汉、安庆今属安徽、棣州山东惠民、松州四川松潘、泸州今属四川、光州河南光山、洪州江西南昌、舒州安徽潜山等地的产业,分为291份;
又把德化江西九江、瑞昌今属江西、星子今属江西三县田分为27份,德安、建昌江西奉新西南的财产分为20份,这些均不在291份之内;
他们迁往居住的田多达290余处,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安徽、海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南、广东、上海、天津等16个省、市均有陈姓的足迹;若以县份计算,陈姓分布于125个县市中,其中自然是江西最多,占28个县市,最少的也有1个县;因为这些陈姓都从江州义门析出,因而各家门口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各地又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
分迁到各地的陈姓人因思念祖居地,或以"义门"为荣,其门首皆悬挂"义门世家"或"江州义门"等匾额,故有"天下义门出江州,"一说;怪哉,而今时距千年,天各一方,义门人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居地,仍念念不忘自己是江州义门陈氏子孙;这种念祖之情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无疑是一笔蕴含无比深厚的敬祖爱国之情,是一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传承中国优秀民俗文化,江西九江成立了义门陈文化研究会,由研究会会长陈月海、陈刚编辑出版了义门陈文史考、义门陈文史续考、颍川陈氏考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摄制播放了电视专题片义门传奇;
义门陈300多年的传奇佳话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宗族文化的一个闪光点,在中国家族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地位;弘扬其忠义之范、和谐之盛、文明之优、教育之先、风气之美和义传之广的精神,正是相关部门和陈姓宗族研究与挖掘的内容,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继承与发扬;
5
据查,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人物陈云、陈毅、陈赓,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党将领陈诚、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陈独秀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到各地支派的后代;
我的家乡是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也是义门陈氏一个迁入地,即果石庄;分庄祖思澄、思洪,始迁地湖北阳新洋港镇;现分布:湖北阳新义门果石庄堪称大庄,人口众多,分布湖北阳新洋港镇、龙港镇、大冶市、大冶金山店关山、阳新韦源口镇、大冶香山、大冶市陈贵镇洋圹、大冶市灵乡镇、湖北鄂州太和镇陈太村、湖北通山燕夏镇、通山洪港镇、通山新桥、通山城关等多地区;外迁有陕西商南县过风楼镇徐家店;江西星子温泉,江西德安林泉乡,江西德安义门村,江西瑞昌市三眼桥,江西新建石埠乡丰联村,江西瑞昌流庄乡三元村聂宝山;四川省达州市双河口镇清水河村、白象赤村、青红林村、石桥磨刀溪,四川大竹县长官坪,四川完源县荆竹坎;安徽霍山县绪佛庵;贵州大方县;
以上便是关于我的家族义门陈氏的一个大体历史概况;
2、近代家族史
通过和爷爷奶奶的交谈,我对自己家族近几代的历史事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我的家族史最早追溯至宋朝,从第十四世任远公那里分支而下,至我这一代为第三十七世;我的高祖父即爷爷的爷爷叫陈世超,出生于光绪年间,育有二子三女,业儒字保真,号卓然,世称保真先生;曾任湖北,湖南,江西三地的一个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经历过甲午战争,维新变法;我的曾祖父名叫陈绪恭,生于民国,字肃哉,是高祖长子;他有两任妻子,名叫柯金定,柯带地,曾带过我哥和我姐;在我出生之前,他们都已经去世;我的曾祖父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日本鬼子在他家住过;虽然不曾参军,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那个全民皆兵的时代,他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加深刻;我的爷爷陈敬春,字青畴,育有五子一女;爷爷是木匠工人,有一手好手艺,在当地大家都叫他师傅;当时的木匠工还是比较吃香的,家里收入还算可以;爷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深知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爷爷跟我说,他年轻的时候都是大公社,大家在一起吃大锅饭,凭粮票,肉票,各种票;公社里时不时地就会搞一些赞扬毛主席的活动,唱红歌,集体读背毛主席语录;他说,现在我们的生活跟他那个时代差异太大了,那时候交通不便,大家都很少出远门,出一次远门有时候要走一两天;我的父亲是60后,小时候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父亲初中没读完便跟着我爷爷学木匠手艺,为家里挣钱;去过北京上海打工;父亲把他读书时候的教材拿给我看,定价都是几分钱,几毛钱就厚厚一本;听父亲说和我母亲结婚的时候,双方家庭条件都不好,没有房子,是暂时在我爷爷家的一间小屋里住;那时候的彩礼钱好像只有几十块钱,结婚的时候我母亲是从我外婆家走到我爷爷家的,家具就只有一个红漆大柜子,还有一台缝纫机;后来我父亲和母亲一起在爷爷家不远的地方盖了房子,那时候没钱,房子用的砖头都是我父母挖泥巴,建窑自己烧的;在我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正抓的紧,因为生了我哥和我姐之后,是不允许再生的,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我家的缝纫机和一头猪被村子里的人拿去了;我母亲说,差一点我就来不了这个世上了;
5
从我个人家族变化来看,时代确实是越来越好了,随着国家的富强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家乡的路不再是泥巴路,而是平整的柏油路,大家的出行越来越方便,村里的卫生院越做越好,各种便民休闲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一般家庭的孩子都能够很好的上学,农村户口每年都有粮食补助;生活在这么一个时代,我是幸运的,我的家族史也在一点点地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对策思考
翻阅宗谱可以发现,就取名来说,以前的人取名字都特别有讲究,男性成员字号都很全,介绍的也很详细,而女性在宗谱里都是一笔带过,甚至有的连名字也没写上去;而在近几代,描写女性的篇幅越来越大,这足以说明社会的进步,重男轻女思想的慢慢改变;而近几代取名上的变化,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交融对普通家庭的影响;
国家的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像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心中充满感恩,喝水不忘挖井人;相比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我们这一代是无比幸福的;有祖都在慢慢提高,贫困人口也在渐渐减少;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回报社会,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