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第二章 宪法及宪政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617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 宪法及宪政制度.ppt

上传人:q1188830 2017/8/20 文件大小:6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 宪法及宪政制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宪法及宪政制度
一、宪法的定义
(宪法这一词语来自日本,我国改良主义思想
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首次使用)
: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
本原则的总体。
:吴家麟《宪法学》:宪
法是根本大法,民主制度的法律化,阶级力量对比
的表现。
8/20/2017
3.《布莱克法律词典》(由美国学者创立编
纂,自1891年至今一直是重要的法律资源,在一
些案件中甚至有法官直接援引该词典内容以作法
据):宪法是一国的组织法根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
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第一节宪法的演进

一、百年宪政史(1908-2007)
从清廷的《钦定宪法大纲》,到孙文的《中
国民国临时约法》;从袁世凯的《中国民国约
法》,到曹锟的《中华民国宪法》;从蒋介石
的《训政时期约法》到1946年的《中国民国宪
法》;以及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的四部宪法。
不多不少,一百年间全均十年便磨一剑。(美国,法国)
二、建国后中国共经历了一部临时宪法、
四部正式宪法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全国政协第一届
全体会议制定。
(一)“五四”宪法
标志着中国法律传统体系的第二次转型,从大
陆法系德国式的法律体系转向苏联传统体系。
(第一次是1908年以来从古代法律——诸法统一,以刑统帅,转向大陆法系)
1. “五四”宪法的产生和起草过程
2. “五四”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一是其现实的贡献,五四宪法对后来的社会结构、法律制度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二是从五四宪法的命运,我们应该认识到,宪法的文本内容固然很重要,但是,立宪哲学或立宪精神更为重要。
“五四”宪法产生以前,根据《共同
纲领》等规定,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
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政务院只是最高执
行机关。
根据“五四”宪法规定,成立国务院,
国务院就是中央政府,也是最高行政机
关,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毛,
刘,周)
(二)“七五”宪法(略)
(三)“七八”宪法(略)
(四)“八二”宪法
1. “八二”宪法的制定过程
(1)历史背景
(2)三个阶段
注意: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全国人
大要否决合宪性审查的结论,必须取得全体
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赞成。
2. “八二”宪法的内容
(1)序言:国家的根部任务,工作重心等。
(2)总纲: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
和民主集中制等。
违宪审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去年5
月,三位法学博士因“孙志刚案”上书全国
人大常委会,建议对国务院颁发的《城市
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
查。
国外:法国宪法委员会,韩国宪法法院。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国家机构
第二节宪法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一、宪法的结构
(一) 现行宪法是由序言、总纲、公
民的基本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
徽和首都组成。
(二)宪法的序言规范是叙述性的,称为基础
规范; 总纲规范是关于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则
规范,宪法的序言规范(序言)和总纲规范(总
纲)构成宪法的核心。其后二三四章各条款规定
是宪法的具体规范(目)原则规范(纲)
二、宪法的功能
(一)政治角度:
确认革命成果,巩固政权。比如,五四宪法:斯大林三次建议制定宪法:
“为了驳斥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攻
击和便于中国更好地开展建设事业。”
(二)经济角度:
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宪法功用表现在
维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上。“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三)法制的角度:
宪法的功能表现在健全法律制度,推动法制建设。
(四)保障人权的角度:
宪法的功能表现在保障并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上。从“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到“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004年宪法修正案)。
中国古代法律在精神上是以维护和巩固统治为唯一目标转,现代宪法重要目标是人权保障,中国立法精神一转型开始于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