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第二讲 神 话.ppt

格式:ppt   大小:80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第二讲 神 话.ppt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7/8/20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讲 神 话.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讲神话
一、神话的定义
神话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神话的缘起
困惑:我从哪里来?世界由何如此?
恐惧:自然力、灾祸、死亡
崇拜:自然、祖先、英雄
二、神话的本质
第一,就神话产生的原动力和其内容实质而言,神话的产生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
第二,就神话艺术构思的方式而言,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神话:
(1)神话是自然和社会现实在原始人类大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
(2)神话所反映的不是原来事物的面目,而是通过幻想的形式。
(3)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
三、中国神话的民族特征
(一)中国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
1、正统文化疏离神话
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更不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之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神话的历史化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征
1、历史化的古史传说系统
2、不同神话体系的融合和多样化
西王母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西次三经》
女娲
(一)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二)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
(三)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后变为盖红绸布),象其事也。
——(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下《丛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