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陶小豆 2022/10/1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是由【陶小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色: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由,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柱高升,就是因为温度高升时***原子间间隔变大,***的体积变大。
比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
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全部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因为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必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淆物,但必定不行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必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必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③由不一样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必定是化合物;由不一样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必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必定是由不一样种元素构成的。
纯净物与混淆物的差别是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单质和化合物的差别是元素的种类不一样。
④由两种元素构成的,此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必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必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类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类物质的元素构成,表示这类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类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罕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实质差别是质子数不一样或许核电荷数不一样);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其他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拥有同样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同样,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一样。
核电荷数同样的粒子不必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在全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响中:
必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量⑥原子的质量;
必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量②物质的状态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恪守的两个原则:一是一定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恪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量一定相等。
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1、反响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酸钾加热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响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响可用排水法采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响可用
向下排空气法。CO2只好用向上排空气法;O2能够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也能够用排水集气法采集;CO、N2、(NO)只好用排水法采集。
3、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热***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淆物,②加热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淆物
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2KClO3+3O2↑
②2KMnO4====K2MnO4+MnO2↑+O2
③2H2O2====2H2O+O2↑
注意事项
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备凝固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碎)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平均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采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备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备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有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别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一样,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储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4、实验室制取CO2
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响太强烈,不简单采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化氢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
反响原理:CaCO3+HCl_______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4)采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拥有同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差别是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拥有同样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构成的混淆物。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淆物。
溶液都是混淆物。比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此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学变化的实质特色是有新物质生成。
焚烧、铁生锈、食品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化学反响的基本种类是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复分解反
应。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
Au
拥有复原性的物质是H2、C、CO。此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焚烧、迟缓氧化、自燃的同样点是都是氧化反响。
在化学反响前后,必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元素的种类、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必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